赵俊良知道他的心思:很想看游行,竭力辩解也只是为了掩饰睡懒觉的过失,不无讽刺地笑道:“别狡辩了!你以为这是渭城的游行?牛拉鼓开道、高跷队殿后——秦始皇时代的风格——落后两千多年了!别忘了,上海人造反可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要说文化大革命,真正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的就只有北京和上海——赶紧走吧,也许你会再次发现自己只是个井底之蛙呢。”
马碎牛豪气地说:“那就走,跟着井底之蛙看游行走。”
出了少年宫大门,迎头就碰上了游行队伍。马碎牛毫不费力就挤开了人行道密集的人群,他把两个女生推到前边道牙边,自己和赵俊良并肩站在她俩身后。对于背后机关枪一样的谴责声他面不改色也毫不在意,因为他一句也听不懂。
阳光明媚、白云朵朵,这是一个好天。
站在上海人中间,语言的障碍让他们气闷。好在时间不长,喧嚣的游行队伍就浩浩荡荡地过来了。
仿佛是经过了精确的计算,游行队伍的宽度恰巧排到路边的道牙;满满荡荡的人群就像发大水时的渭河,擦着两侧人群的身边走过。
首先看到的是庞大的军乐队,华丽的阵容让马碎牛眼前一亮。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挥舞着指挥棒开道的红卫兵。突出的地位,花哨的动作,华丽的服装,使他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明星感。成百的乐手落后数步,男男女女都穿着黄军装。乐手们英姿飒爽,横有排、竖有列,脚下踱步整齐划一。一个个都或横或竖地手持着一件亮灿灿的西洋乐器;洋鼓洋号、声异国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有一种乐器引起了马碎牛的注意。那是一个酷似螺壳的大家伙!它盘在乐手的背上,巨大的喇叭口就从乐手的头畔朝着前方;这让马碎牛想到了动画片里东海龙宫的水怪。乐手踱着整齐的进行曲步伐,娴熟地演奏着雄壮的语录歌。
赵俊良兴奋地问:“怎么样?比渭城牛拉鼓强吧?”
马碎牛瞪起了眼。对于赵俊良讥讽渭城造反派的大游行是秦始皇时代的风格本来就不高兴,此刻又见他直言不讳地贬低威震三秦的牛拉鼓就更为不满了。他冷冷地说:“赵俊良,是关中平原养育了你!你可听好了:渭城牛拉鼓天下无双!——尽管它‘落后’地存在几千年了。大城市多了,军乐队可满世界都是!谁不能和谁比?”
赵俊良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