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大老爷回乡,相公家里肯定要增人,只要这事办好,定有机会的。”
王何氏自不敢轻信,又提起面见何三耳,刘盛换了和蔼之sè道:“待侄儿与姨娘办妥了这事,就引姨娘跟三叔面谈,可好?”
王何氏一愣,再与刘盛相视而笑,到此时,两人总算达成默契,携手合力。
“姨娘的确有些章程,不过要跟大郎你合计合计,还得备着其他手段……”
王何氏亲热唤着刘盛,低声道来,刘盛点头不断。听完后,刘盛皱眉想了片刻,摇头道:“欠债这由头的确不错,造出证据也不难。不过,这债直接落到三叔身上,外人很难信啊。”
他看向王何氏:“如果这债落在姨娘身上,就顺理成章了。”
王何氏脸sè一变,刘盛就笑眯眯看着她,两人相持片刻,王何氏咬牙道:“也罢,我就认下了!不过若是我提的事没有着落……”
刘盛摆手道:“姨娘放心,那处林院对三叔很重要,事真能成,三叔开心,姨娘所想的绝没问题!三叔终究也是王相公家的家里人,入族的事还是能说得上话。”
王何氏终于放心了,她的章程很简单,还是在欠债这事上发挥,只是指明了债主是何三耳。反正之前王二郎傻着不记事,虎儿瓶儿太小,说话不作数,就赖着说他们夫妇借了何三耳的钱给王二郎治病。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便是王二郎的二舅也找不到话说。
不过为了把自己摘出来,王何氏强调他们只是代王二郎借钱,但刘盛却要把何三耳摘出来,这债得记在王何氏身上,就算他出手,也只是代王何氏讨债。
于是事情回到原点,王何氏得把那处林院先弄到手,只不过以前就想着靠过继直接拿到,现在则是在质押事上下功夫,让王二郎把活当改作死当。
两人各有盘算,终究是王何氏有求于人,只好低头。
两人都心急,刘盛也办老了这种事,很快就找来牙人书手,在牌坊旁的厢房里与王何氏立了借契。
“……南湾乡三家村王何氏因治堂侄王冲头伤,借到何广林钱引二百贯,以字为据,甲午年某月某rì。”
除开套话,借契的实际内容就这一句,与借契配套的证据,刘盛拍着胸脯保证了,他可以拉来玉局观的道爷,说是道爷收了王何氏钱,帮王冲做过法事,用过贵重汤药。
刘盛对这类事极为熟捻,再补充道:“真要到那一步,姨娘还得往外掏点钱,道爷也不能平白出力。”
捏着毛笔,在借契上先画了个王字,再画了一个看起来勉强像是鸭子的图案把王字圈起来,这是王麻子夫妇的画押,借契就此成立。王何氏心中又有忐忑,借契虽是为谋夺林院造出来的凭证,可钱却是真的,若是有什么意外……
刘盛递来一个鼓囊囊的荷包,王何氏一捏,钱引,厚厚一大卷,心中大喜,忐忑不翼而飞,这辈子她还没摸过这么多钱呢,当着刘盛的面就数上了。
数了一次不对,再数一次还不对,王何氏问:“怎么只有七十贯?”
两人另有私下协议,借契上写王何氏借了二百贯,但实际是两人均分。何三耳给了刘盛二百贯买林院,刘盛乐得有王何氏这条路,白拿了林院,这钱就落了一半到自家腰包,另一半由王何氏运作王秀才家的林院。
听王何氏追问另外三十贯,刘盛像是看怪物一般地看着她,语气骤然转作不善:“你经事么?牙人书手白帮咱们做事?”
王何氏恍然醒悟,讪笑着赔罪,心中却大骂这刘盛真是刮油太甚,牙人书手钱全算在她身上了。
少了三十贯,原本亮堂的心又yīn沉下来,王何氏不甘心地嘀咕道:“怎么说都是帮相公家办事,也未免太小心了,直接找王二郎亮出名号,咱们夫妇当个过手和旁证,事情不顺顺当当?他王二郎还算不得正经读书人,何干人何至于这般忌讳?”
这是在抱怨何三耳不出头,非要通过刘盛逼她拿到林院,撇开逼压王二郎的嫌疑。堂堂相公家,办事的胆子还不如她大,威势哪去了?
刘盛嗤笑道:“相公家办事,自有相公家的章程,你懂什么?”
他再道:“别说这些个,拿了钱就得办好事,逼王二郎改活当作死当,你确定没问题?”
王何氏倒是自信满满:“王二郎那种人,逼不得,还骗不得么?就只担心外人作祟,王秀才在邻里结了不少善缘……”
刘盛点头:“放心,若是要人鼓噪,我手头有的是人,就不必你出钱了。你还是尽快弄来质押的凭证,再与我去县衙办了赤契。”【1】
王何氏百味杂陈地离去,刘盛冲着她的背影吐了口唾沫,捏捏另一个鼓囊囊的荷包,也是心花怒放。一百贯就这么到手了,该够给锦凤楼的相好赎身。想到那只是行首使唤丫头的相好,刘盛又有些犹豫,一百贯,也够尝尝行首的滋味,还不止一夜吧……
刘盛回了牌坊下侯着,一颗心就在相好和行首间来回挪腾。
个把时辰后,一辆马车出了那处宏大宅院,行到牌坊处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