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资源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见龙在田 第三百章 随时可以启动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华夏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在实行着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政府设想的很不错,最初时的效果看起来也是相当地显著,但是这一政策最终的结果却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由于种种国人所不知道的原因,华夏的市场份额,被这些国外企业鲸吞了泰半,最具精华的部分,全被外企毫不留情掠夺而走,只留下一些残羹剩饭给华夏企业。

    “市场换技术”这一政策,在方明远前世里也曾经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人说正是因为“市场换技术”政策,华夏在诸多领域里的企业才有了与世界同类企业竞半的资格,如果说全盘靠自己研发,就是再给华夏几个十年,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也有人说“市场换技术”政策,实质上来说,已经是失败。外国企业拿到华夏来的,全部都是二流技术,甚至于是接近淘汰的技术,可就是这样“借助”着华夏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在人力资本上的低廉价格,还有对环境保护的不力等方方面面的优待,这些公司都取得了远超他们预想的丰厚利润。

    在方明远看来“市场换技术”这一政策本意是好的,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被下面人念歪了嘴一只着引资的政绩,却忽视了在引进技术后,在这一技术基础上的继续研发!不过方明远也可以理解,当时能够合资的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领导们,同时又是有着行政级别的,随时有可能转入政府官员的行列。

    投入巨资进入研发部门,一来技术开发的时间漫长,三年五载才有突破,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于十年八年都出不了成绩,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奇怪的。而到了那个时候,决策的领导还在不在这个位子,只有天知道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种无sī的**情怀,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领导是绝对没有那么高的觉悟的!

    二来,技术研发是有风险的投入巨资研发技术,最终却一无所得,甚至于可能拖垮公司的例子,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

    这样的风险国企的领导们自然是绝对绝对不愿意承担的。

    再加上其他的种种原因,结果就成了引进一代落后一代一再引进一代的死循环。

    方明远认为,走“以市场换技术”之路就是通过“市场和资金”引进“技术和管理…”然后“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自主创新。通过引进和知识产权许可等方式获得核心关键技术或产品实施以市场创新、服务创新和设计创新为主的自主创新,走“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实现从“华夏制造”到“华夏创造”的渐进转换。

    只是他如伞即便是再清楚未来华夏工商业的发展道路,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进程。只能是旁敲侧击地一点点改变影响。

    与诺基亚集团的合榫,正是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从一开始,就引入一流的手机制造技术,从而堵死其他手机生产企业,拿二流技术、二流商品到华夏来赚钱的心思!

    奥里拉看着方明远,心中也不禁在暗地里佩服不已。

    说老实话,与方家合作在华夏建厂,可以说是诺基亚集团近两年来在东亚地区最大的一笔投资而且合资条件之优厚,也是极其罕有的。

    估计消息若是传扬了出去,世界上的其他手机厂家,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方明远的打算,奥娶拉为首的诺基亚集团董事会可以说是猜了个七七,人,七。

    虽然说通过这一合约,对于诺基亚集团未来的华夏市场收益,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合资厂诺基亚集团一方没有能够拿到控股的地位,而且以方明远的精明和财力,未来恐怕也不会有机会将控股权拿到手。失去控股地位,也就意味着从合资厂所取得分红要少于方家,

    而且技术壁垒也因此而被打破,方家完全可以通过合资厂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工程对诺基亚集团的主流生产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保证方家自己的独资厂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生产水平都紧随诺基亚的前进脚步。这好处可就大了!

    而且奥里拉也能够想得到,通过与诺基亚集团在华夏的合资建厂,方明远这一手可以说是堵死了世界上其他手机厂家拿二流生产技术和二流商品到华夏市场圈钱的打*。毕竟德国大众用一款早被淘汰的桑塔纳车型在华夏大赚特赚的事情,早就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商界中人尽皆知了。有了这个案例在先,谁不想把自己过气的产品和技术再卖个黄金价?

    但是知道归知道,诺基亚集团董事会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研究,最终还是决定,同意在华夏合资建厂。

    一方面,是因为诺基亚集团明白,华夏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堪比整个欧洲的巨大市场,没有任何一家手机生产厂家,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在方家代理诺基亚手机在华夏的销售这些时日里,诺基亚手机在华夏的销量已经翻了近两番,虽然说总数量仍然是相当有限,但是增长的速度,却是令诺基亚集团董事会感到十分地惊喜。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手机市场日渐饱和的今天,谁能够占领华夏市场,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竞争中,居于领先的地位#轰然说,合资建厂,造成利润的分流,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