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官渡之战和战马超的渭水之战。
而占据优势,正面攻坚的几场战役,如荥阳战徐荣、宛城战张绣,以及成为经典的赤壁之战,汉中争夺战。他都打输了。
以王羽本身的体会而言,曹cāo在虎牢关看似岌岌可危,但他总觉得对方还有余力。反正每次形成僵持之后,不论王羽投入多少生力军、新力量,都没办法顺利压垮对方。这就是中原战场占了优势,却不能转化为胜势的最大原因。
所以,在得到并州危急的消息后,王羽没做多少犹豫,便当机立断的做出了北上增援的决定。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将曹cāo的主力引出来。为此,他愿意付出相当的代价,哪怕是将前期的战果都还回去,再搭上几个郡国都没问题。
除了作战的韧xìng之外。曹cāo串联借势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只要他的主力尚存,他就能源源不断的将新的力量拉到自己身边。成为助力。
王羽可以确认,这并非自己的到来形成的蝴蝶效应。而是曹cāo固有的本领。
在历史上,曹cāo便以借势见长。
在起兵之初。他借的是袁绍的势,故而有了名义入兖州,分刘岱的权。在对抗青州黄巾的时候,他又借了刘岱的势,不但借势,还成功的算计了刘岱,在压服黄巾之余,也顺利接受了刘岱的势力。进而占据兖州全境,并进取豫州。
等到他和袁绍翻脸,在官渡决战的时候,也是拉拢了臧霸的泰山贼和西凉的马腾韩遂,分别从青州和河东发动攻击,对袁绍形成了极为有效的牵制,也破坏了袁绍开辟第二、第三战场,逼迫曹cāo分散兵力的策略。
现在面对实力更盛袁绍的自己,曹cāo更是将借势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将除了刘表之外的所有诸侯,都拉上了他的战车。
从某种奇怪的角度来说,曹cāo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像是不费吹灰之力一样拉拢了一群盟友。但从现实而言,做为三国时代的头号枭雄,这就是魏武帝本来就有的手段。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真正高明的军事家,能力应该是按这个次序体现出来才对。
王羽之所以只专注于伐兵、攻城,并不在伐谋、伐交方面与曹cāo争一rì之短长,就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斤两。
他前世只是地位一般,专业素质较高的军人,靠着后世的见识和对历史走向的判断,才能在和曹cāo、刘备这样的千古枭雄的争斗中屡占上风。在纯军事层面,或许不逊于各路英杰,比政治手腕,他怎么可能和曹cāo比?
对曹cāo的评估是肯定不会错的,徐庶得出来的结论,也正合王羽的推断。
“骑兵返程需要至少半个月,走河内的话稍微快些,但张杨之前招降纳叛的恶果已经逐步体现出来,很难说曹cāo会不会对河内采取行动,提前设下罗网……”
王羽稍一停顿,继续说道:“至少在本将返程之前,曹cāo应该是占据主动权的。就可以重创我军的途径来说,他至少能采取十几种策略,其中就包括了潜越河内,攻打黎阳,切断我军补给线,以及偷袭高唐等。一时间无从判断,只能以尽快结束并州战事返程为上。”
徐庶猛然一愣,反问一句道:“偷袭高唐?这怎么可能?”
由不得他不惊讶,高唐的位置距离前线实在太远了,就算防备再怎么松懈,也不存在任何危险。何况高唐人口众多,若逢战事,很轻易的就能动用起两三万民兵出来,就算曹cāo能分出一支万人规模的大军前去攻打,仓促间都拿不下来,这种地方怎么会有危险?
“唔,元直你可能还不知道?刘备这两年一直潜伏在袁术麾下。”王羽冷笑道:“叔至是他的旧部,这两年又一直与正南一起,负责高唐的防务。以刘备的xìng情来说,很难说他会不会打这方面的主意。”
大战开始之后,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王羽也不可能将所有军情都和部将们分享。类似刘备复出这种不起眼的小事,王羽也只是惊叹了一番,然后就忘到一边了。
刘备有可能打陈到的主意,偷袭高唐,还是贾诩首先做出提示,诸葛亮加以说明,王羽才回过味来。
想想也是,刘备在历史上被曹cāo打败,连关羽都投了曹cāo的时候,他还不是主动前去联络,然后说什么‘二弟若要立功,备愿奉上首级’之类的话,一下把关羽感动得不行。
偷袭高唐虽然看似异想天开,但以刘备的xìng情,以及他的赌xìng,没准儿还真会尝试一下。这功劳确实太大了,一旦成功,那就是一本万利啊!
“原来如此。”徐庶低下头,沉默了片刻,猛然抬起头,目光炯炯,朗声说道:“既然如此,主公也大可不必急于动兵。庶不才,愿向主公请命,求得三rì时间,平定西凉残兵!若不能成功,甘领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