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第一强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二四章 兄弟齐心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之中,资历也算是很老的。

    “自江东与荆州开战以来,士卒死伤狼藉,民众流离失所,所得却不过鄂县、下雉等数县之敌。不能得土地,安民生,纵使百战百胜又有何益?故以雍之见,不若遣使襄阳,两家罢兵言和,若主公意有不甘,大可向刘使君索要钱粮,彼势窘力穷,当无不允之理。”

    “元叹此言甚善。”张纮一拂长须,也随声附和道:“如此一来,幼平等几位将军的顾虑也可消除了,我军不轻动,自然不虞会被人利用。正如当年西秦坐拥崤、函之险,坐观六国自相削弱,终得天下之势,轻主公慎思之。”

    文臣这边的意见基本一致,都赞同罢战讲和,休养生息。

    在这一点上,江东和青州倒是比较一致。这不是巧合,战争之中,文臣没多少发挥的余地。除非能迅速占领大片新领土,那又另当别论。

    江东和荆州的仗打了小半年,虽然优势很明显,但始终没能转化成实地,反倒使得刚刚安定下来的江东内部有了不稳的迹象。各地山越蠢蠢yù动。袁绍的余部,前丹阳太守周昕也活跃起来。

    周家兄弟三人,都曾为袁绍效力,周昂、周喁都在曹cāo与袁术的争斗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公孙越就死在前者手中,后者虽先后败于孙坚、袁术之手,但为曹cāo争取了一定的时间。令得后者能在彻底击败黑山贼后,从容迎战侵攻而来的袁术。

    周昕比他的两个弟弟坚持的时间更长,对手从孙坚、袁术变成了孙策,依然屡败屡战。锲而不舍。在孙策平定江东之前,他本依附于王朗,但后者攀上了高枝后,很干脆的舍弃了会稽郡。周昕只能自行逃亡。

    本来已经没了声息,但孙策平定江东后。不待休整,便立刻挥军猛攻江夏,于是就给了周昕喘息的机会,不知得了什么人的帮助,现在此人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

    如周昕一样的还有不少,他只是最出名,动静也最大的一个而已。

    对外久攻不克,内部隐忧重重,文臣们普遍认为,现在到了该修内政的时候了。

    武将们对这样的言论当然很不满,可比起口才,他们远居下风,实在争论不过对方。而且他们也不担心,因为他们有个相当霸气的主公,任由这群酸叮旱得天花乱坠,只消主公一句:“吾意已决,不必再议。”就只有闭嘴的份儿。

    所以,他们也不争辩,只是将目光投向孙策,期待着主公再次显露霸气。而文臣一边,以张昭为首,也都用期冀的眼神看着孙策,希望他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众望所归之下,孙策却是一反常态的沉吟不语,武将们的心顿时一沉,文臣们则是欢欣鼓舞。

    “此议暂且搁置,容某思之,诸位这就散了罢。”良久,孙策抬起头来,意兴阑珊的一挥手,示意军议到此为止,散会。

    众人面面相觑,却也不敢违拗了他的意思,只能各自行礼,讪讪而退,心里都觉疑惑,不知主公这次闹的又是哪一出。

    但也有几个有心人留意到了,孙策示意众人退下的同时,眼睛却一直盯着身侧,站在那个方向的不是别人,正是军师周瑜。

    ……

    “人都说我江东英才济济,可只有身在局中才知道,张子布、顾元叹等人名不副实,或是一郡之才,却远非王佐气象。众将勇气可嘉,却欠了思虑,全然看不清天下大势,徒逞蛮勇又有何益?”

    孙策深深叹息道:“若王鹏举麾下众臣也如张子布一般,又岂有当rì的河北大战,与轻骑下徐州、战江淮之壮举?今rì若攻不下江夏,将来也只有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的份儿了,只是这江夏……委实难攻,公瑾可有以教我?”

    周瑜拱手为礼,油然作答:“在公,瑜身为军师,自当为主公分忧解愁,在私,你我义结金兰,又何分彼此?瑜见信后,早有一念在胸,只是不知主公决心如何,故而未敢擅言,如今伯符问及,瑜斗胆问上一句:兄长果真要与王骠骑争鼎中原么?”

    周瑜连换三次称呼,语气也是一次比一次犀利,孙策不怒反喜,一把托住周瑜肘弯,朗声笑道:“别人不知我心,公瑾岂有不知之理?人寿百年尔,谁得死其所?王鹏举,世之英杰也,能与其争鼎中原,一决雌雄,不胜快哉。某只愁无计速破江夏,何虑将来胜负如何?既有计较,便只管道来!”

    周瑜也是一声长笑,反手握住了孙策手腕,赞道:“不愧是兄长,就冲兄长这份豪情,便不枉了瑜的苦心造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