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安慰袁术,弄不好是要起反效果的。
想了想,王羽觉得,还是不要继续这个话题的好。
不提这个话题,气氛便恢复了,但毕竟还是多了点隔阂。
启程之际,望着强作笑颜的袁术,王羽在心里无声的叹了口气,世事果然很难尽如人意啊。
王羽选择的回程路线是先沿着淮河东进,在五河转向北行,正好路过睢安郡的治所夏丘。
他带着的部队都是轻骑,行动迅捷,离开义成后的第二天傍晚,就已经到了夏丘。太守王朗得了消息,早早就等在城门相侯。
怎敢劳景兴先生在此久候?真是折杀羽了。
王骠骑说得哪里话?王朗摆摆手,笑容满面,显然对王羽的态度甚为满意。
将军以弱冠之龄征战沙场,屡屡力挽狂澜,忠义之名遍布海内,朗虽在江东偏远之地,亦是如雷贯耳。将来大汉中兴之时,青史之上,将军之名必居榜首,朗有得附骥尾之幸,全摆将军所赐,在公在私,对将军都应敬重有加才是,否则岂不为世人所笑,以中山狼讽之?
景兴先生太客气了。王羽听得心中赞叹,不愧是老牌政客,这一番话说的真是四平八稳,滴水不漏。
拍马屁还在其次,关键是王朗的暗示,他将投效之意夹在一大堆歌功颂德之间,不落话柄,又达成了目的。最后,他还绕着弯提起了当日祢衡骂袁绍的旧事,显然是故意提起这桩得意事,是为高级马屁也。
寒暄几句,王朗没有继续拍马屁的意思,而是脸色一肃,开始说正事了。
名义上是三不管,但睢安的建设方针却是在王羽的指导下进行的。按照王羽的设计,睢安郡将来会成为一个以物流商贸为主的地带。
商贸繁荣的地方,交通必然发达,睢安地处睢、淮二水之间,水路很发达,但陆路的情况就差得多了。
这时代的路,基上是靠脚踩出来的,只有官道是例外。官道通常是用三合土铺就,宽敞平坦,往来便利。不过三合土毕竟不是沥青、水泥,就算是沥青、水泥,也不可能一口气用上几十年。
江淮一带的官道,很多都是自桓灵时代起,就一直怎么没修过,到了现在,昔日的官道也变得坑坑洼洼,满目疮痍了。
晴天还好,等到了雨季,这些路可就要命了。泥泞的道路足以让骑兵变成步兵,步兵变成乌龟,后勤供应,更是噩梦级的难度。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王羽才最终决定,做出一定让步,与袁术重新缔结盟约,怀柔江淮一带的豪强。
没办法,这里根就不具备展开大军的条件。如果还继续先前的政策,对豪强赶尽杀绝,光是这片土地上林立的坞堡,就足以让人绝望了,再加上袁阀在此地庞大的潜势力,别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也别想打出来个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魏国对东吴的战争中,始终无法在江淮战线取得突破。而反过来,吴国逆袭的时候,也经常被魏国以少量兵力击退。
地理情况使然,这一带根就没办法展开大兵团作战。
王羽将睢安定位为物流中心,深意也正在于此。商业司打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旗号,在睢安做了很多基础建设的规划,核心就是如何能让交通更加便利。
修路,挖渠,建设港口码头……不出意外的话,等上个两三年后,睢安这个联通南北的地方,会变得四通八达,不但方便商旅往来,同样也方便大军行进。
到时候,无论统治江淮的是什么人,向抗衡青州的大军压境,都没办法依靠地利了,只能硬抗。当然,反之也是一样,如果有某个强大势力从江淮起兵,北伐中原,睢安同样会给其提供充分的便利。
但王羽有自信,这种可能性很低,就算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可怕的,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 ::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