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的道理,声情并茂地演说了一遍。他还一再说明,莲花山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果他们不趁早行动,假如让别人抢在了前头,到时候想哭也找不到地方。搞旅游开发虽然投资很大,但却能长久受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一方致富,于他们个人,于父老乡亲,于集体都有好处。
吴大嘴见韩家栋说了软话,给了他足够的面子,见好就收,尤其是把韩家栋的想法细细一琢磨,还真感觉到不无道理,思想开始出现松动: “就金沟到山前这段人见人愁的破路,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那城里人只有吃错了药才会来呢。要是靠我们投资修这条路,那得多少钱呀?光这条路我们就修不起。”
“这条路不用我们操心,镇里已经说了,本来就有修这条路的规划,正好可以配合我们的旅游开发一块儿搞。恐怕这条路一修,就有人要打莲花山的主意了。”韩家栋把最大的定心丸终于给大家端了出来。
尤满亮和南瓜个个自觉跟韩家栋的私人关系远一大截子,见他们兄弟爷们争得面红耳赤,都觉得目前讨论的问题非同小可,说多说少、说深说浅、无论站在谁的一边都不担事儿,而刘建东身为长辈,又觉得不便轻易开口,所以,他们几个一开始都觉得不好表态。现在气氛终于缓和下来,刘建东就把烟袋锅在床帮外边使劲嗑哒了两下,又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喉咙,便慢条斯理地说道:“我看可行,家栋有胸怀,有眼光,有德行。以我的经验,凡是开窑烧砖的,最后都落些麻烦。为啥?还不是挣了钱是自己的,祸害的却是老百姓。我们可不能这样做。我也知道,这砖厂一停,我也就没用了,也该回家了,可我还是赞同家栋的想法。”
“表叔,像您老人家这样实在能干,到哪里都是财富。您将来的岗位我早考虑好了,只要您愿意,就一直帮着我们干下去。”韩家栋对刘建东心存感激的同时,安慰他说。
“我看可以考虑高价把咱的砖厂转让出去,那样也不至于忒吃亏了。”胡岱自认为找到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好办法,高兴地说道。
“不论转给谁干,污染问题谁也不好解决。再说了,吃完了馍馍岭,只能吃好好的庄稼地,最后挨骂的还是我们。”韩家栋见吴大嘴和胡岱的态度都有所改变,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舅,您打算以后给我安排个啥差使?”胡岱见韩家栋开发莲花山的决心已定,而吴大嘴也没脾气了,态度跟着大转,不乏天真地问道。
“现在还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就下一步具体咋走法,听听恁爷几个的意见。”韩家栋把胡岱的问题挡了回去,要求大家各抒己见。
尤满亮和南瓜随后都积极发言参与了讨论。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砖厂暂时先干下去,直到把眼看就要吃净的馍馍岭啃完为止,尤其是现在还不到刮西北风的冬季,那烟灰暂时还飘不到村子去;同时,为了将来必不可少的建设需要,尽量多存放一些红砖;吴大嘴全面负责砖厂的生产经营,而韩家栋则专心旅游开发的前期工作。当然,大家还不约而同地提到共同关心的问题,毕竟他们的家底还太薄,开发莲花山的庞大资金到底从哪里来?对这个问题,韩家栋回答得非常干脆——“车到山前必有路”——按他的想法,万一实在没辙,就去省城找那位已成了亿万富豪的周老板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