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流女作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P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会最忙的人是谁?黄岩,谁叫他是作协主席呢?之所以组织这次笔会,有个目的,就是要在全市组织一套丛书,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计划在这套丛书里,有一本散文,一本小说,还有一部电视剧本。 这套丛书由市委宣传部牵头,里面的3本书,即散文,小说,电视剧本,由文化局负责实组织撰写。

        当然这要花钱的,由财政买单。可是这3部作品由谁来写呢?他一直定不下心来。写这3部书的人当然是名利双收,因此才黄岩心里还一直在思考。

        小说由吴晓晓来写,看在以前曾经有过那种暧昧关系上,给她未尝不可,但一是吴晓晓虽然是名作家了,其实文笔并不好,功底差。这还是其次的,关键是吴晓晓有种野心,一种膨胀的野心,她并不满足于当作家,而是想进入仕途,比如做文化局的领导,这才是黄岩忌讳的,当然这事也不能怪她,责任他也有一份。

        吴晓晓从北京回来后,调到了江城文化局下属的《江城文艺》工作,任副主编,主编由黄岩兼任,另一位副主编是文扬,负责日常工作。吴晓晓是不上班的,她的任务就是写作。

        这个女人还是很有优点,特别的勤奋,于是经过两年的努力,拿出了一部报告文学,叫《荒凉的土地》。写的是现在的农村,年轻男女都去打工了,只留下些6160部队(儿童、老人),大片农田荒芜了。农村的建设停滞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跟不上,赌博成风等等。虽然和后来大红大紫的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本书出现得更早。在郭明达的帮助下,《北斗》杂志全文发表了《荒凉的土地》。吴晓晓一下成了本地、本省的文化名人。

        当时要出版这本书,就得找赞助。没有出过书的朋友大约不知道,这种主旋律的书,出版社一般不愿接手,因为读者并不卖帐。吴晓晓就赖着黄岩,要他帮忙。这忙不帮还不行,一是他们是亲戚,二是俩人当年都在一个县上工作过,三是俩人关系也暧昧。

        黄岩心里不爽,嘴上还是答应了。经过牵线,市农办决定投资50000元,赞助吴晓晓出版这本《荒凉的土地》。市农办为什么愿投资?一是这个题材是写农村的,反映的是“三农”问题,二是农办主任跟黄岩是党校同学。她还是个女的,这人一直很佩服黄岩的才华,觉得他只做一个副职,就有些为他抱不平。在省里读党校的时候,她经常帮黄岩洗衣服。俩人虽然没有那种暧昧关系,但心里都有好感。在远离家单位,也随便多了,可以开点玩笑,这些玩笑,下细一想,都带些色味。于是黄岩把吴晓晓介绍给她。

        农办主任姓温,对女性来说是个好姓。吴晓晓请温主任一起吃饭,俩人居然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人生的很多事情,是解释不清楚的,只能说要不你相信命,要不真的是偶然。

        温主任说:“几万块钱算什么哟,应该的。”当时吴晓晓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在文坛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付出了不少,但是其实社会上的人并把文人当回事。因此现在听到这些话,心情如何不激动呢?

        吴晓晓参加过文化系统的年终总结大会,座位全是按职务排列的,根本就没有把作家当什么人看待。她本来想加入市政协的,但是,分到文化系统的名额,迅速被文化局下属各单位的副职领导们瓜分了,到了作协,一个名额也没有呵。

        温主任说,“我们干脆到一个地方玩几天,我也放松一下自己。好久没有出外玩了,累得要死。”

        吴晓晓为了得到农办的50000块钱,耍算什么?何况她的工作又不上班。温主任叫单位的司机送她们到了羊渡河,那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区。3个小时就到了,2人开了个标间,司机另开个单间。

        司机30来岁,长得有些黑蛮蛮的,孔武有力。一路上从不多言多语,很温顺的男人。下车的时候,先给温主任拉开车门,然后帮着她拉上箱子,一副谦恭的仆人形象。

        但他看温主任,眼光怪怪的,不像是下属看领导的目光。温主任大约40岁上下,是前年才提起来的领导干部,以前在市委机关工作。长相一般,体形偏胖。看起丰满,性感,特别是屁股浑圆,还是有些逗男人眼睛的。加上穿得特别的高档,一双高跟鞋,就花了8000多元,从意大利进口的。

        她们白天漂了一次,在清澈的河流里,俩个女人划一艇橡皮舟,从激流里冲下来,真刺激。那瞬才真的把世俗的烦忙忘却了。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漂流。吴晓晓玩得忘了世上的忧虑,才知道为什么有人乐于搞这种攀岩,蹦极,冲浪这些冒险运动。因为这会让人们忘却人世间的烦恼。

        晚上3人还喝了点红酒,然后到了歌厅唱了几曲,才回到寝室。

        躺在床上,俩个女人就有不少的话说。女人之间的话题,也和男人们一样,从家长里短开始,就后是关于老公,关于性。女人本来就话多,何况是两个女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