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何家升与黎哲转身过来,才发现刚才说话的是王梓钧。
两人拉投资都是有选择性的,比如王梓钧和邹文怀这些娱乐圈的老板他们就没有去游说,目标主要是制造业的大亨。
看到王梓钧主动招呼他们,两人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只当王梓钧在里面有些闷,出来吹吹风的。
王梓钧明知故问:“里面很热闹,有很多年轻人,两位先生怎么不在里面玩,跑到外面来了。”
黎暂只是嘿嘿笑了笑,何家升却突然想起这家庭录像机跟娱乐商品有关系,顿时眼睛一亮,1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
他们之前的思维钻了牛角尖,只想到找制造业的老板一起合作办工厂,却忘记了找娱乐业的人合作。港台的几家大型的唱片公司,都有自己的、或者是关系密切的黑胶唱片工厂,像家庭录像机这种革新性的娱乐设备,想来应该会有娱乐大亨感兴趣。
“王先生你好!”想通了这点,何家升态度变得热情起来,同时悄悄地向黎哲打眼神,黎哲被暗示了几下,也猛的反应过来。
于是乎,两人便开始拍王梓钧的马屁,天南海北地扯了半天,才渐渐绕到点子上来。
黎哲在说了一通在日本关于家庭录像机的情况后,才说道:“王先生,我觉得这种录像机将会是一种潮流。以后人们可以坐在家里,随时随地地看电影,对于喜欢的电影还可以一遍一遍的反复看。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制作电影录像带贩卖,将会是一笔可观的周边收入。”
王梓钧提出自己的疑问:“那家庭录像机在日本卖得好吗?”
黎哲说:“市场评价很高。
王梓钧挑了挑眉.笑道:“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不错。可是,销量恐怕不会太好吧。”,何家升道:“任何一样新的产品发明,前期都有这么一个情况。但不可否认,家庭录像机代表了一个潮流,有着优秀的前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个空白期,正好是我们占领市场的绝佳时期。”
王梓钧道:“可是据我所知,台湾这几年还在普及电视机,一些家庭甚至连电视机都没有。而且这些电视机九成以上都是黑白电视,用家庭录像机放出来的电影也是黑白的,效果远比不上影院里看的。而香港,这种情况并不比台湾好多少。加上家庭录像机刚出来,价格肯定很高,你就不怕这玩意儿生产出来没多少人买?”
两人语言一滞,王梓钧的话直指要害,即便他们把前景说得再好,但现阶段打开不了销路,那说什么都是废话。就像后世做网络,这行前景好啊,但九几年那个时候的网络公司都是只有投入没有什么回报,能撑到网络大爆发时期不倒闭的公司,屈指可数。
王梓钧见两人不说话,继续道:“我估算了一下,按照现在香港的电视机拥有量来算,家庭录像机这样的高新产品现在推出来,两年内总销量绝对不会超过五千台。而且今年香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了通货膨胀的迹象,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说不定连三干台都卖不出。至于台湾,由于基数比香港大,可能成绩还会好一些。”
何家升与黎哲面面相觑,王梓钧说的内容,他们不是没想过,但却没料到会如此糟糕。王梓钧就像是当头在他们脑袋上泼了一盆冷水,虽然不是完全相信王椁钧的话,但那股热情也冷却了许多,开始更冷静地思考起来。
王梓钧道:“做家庭录像机,最佳时机至少要在三五年以后。等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彩色电视机时,那个时候家庭录像机应该就很有市场了。”
何家升不甘道:“等那个时候再做就迟了,就算做起来,我们势单力薄,也会被同行的大公司吃掉。”
王梓钧问:”两位的打算,是想向索尼引进技术建厂吧?”
黎哲有些沮丧地点点头。
王梓钧说:“我倒有个想法。现在这种市场冷淡期,何不用来自己开发技术?等一年两年后,自己掌握技术之后再干,这样也不用受制于人。”
何家升与黎哲无奈地苦笑,他们急着开厂就是为了赚钱,没钱研发个屁啊。
王梓钧问:“不知道你们对家庭录像机的技术有多少了解?”
何家升说:“我知道得并不多,不过阿哲是在日本学电子的,他比较懂。
王梓钧看向黎哲,黎暂道:“不算太难,我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其实参与过松下的录像机研究工作,不过都是打下手,核心的没有接触。但多多少少我还是知道一些,如果有钱有人的话,买一些索尼的家庭录像机做反向工程,一年半载就能掌握。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几个月部可以。不过到那个时候,他们的机型恐怕已经升级了。”
王梓钧问:“家庭录像机的专利权现在在索尼手里?”
“不是,”黎哲点头说,“这种录像机五十年代就有人提出来了,早过了专利保护期,而且欧美一些公司也推出了不少型号。索尼去年推出的是B-max型录像机,他们也只有这一款的专利,今年初星牌(以前日本胜利公司的香港译名)和松下联合推出了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