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湾娱乐197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54【刀光剑影】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通过这种抗争获得更多政治筹码。

    王梓钧本想置身之外看热闹,这种政治斗争他不想参加,参加了也没屁的作用。

    一向不和儿子谈公事的王贤致,这时又说了一句话:”你小子的公司要是想继续走顺风路,现在是最好的依附时候。再晚两天就大局已定了。”

    王梓钧一听有道理,连夜写出一篇文章送到《中央日报》。文章的内容肉麻至极,但却没有直接拍马屁,免得以后遭到别人的诟病,说他是蒋经国的走狗。这篇文童是一篇回忆式的散文,大致是写了自己从小生活在退伍军人的家庭,父亲常常讲起蒋公当年领导抗日的光辉岁月,有意无意地将蒋介石的功绩吹嘘一番。接着又谈到自己与蒋经国的几次接触,说蒋经国在春节期间,带着他踩着泥水徒步进山考察当地的人民生活状况,说蒋经国节俭孝顺之类,反正是把小蒋从人品到施政能力狠狠地吹捧了一番,但却没有明说出来,只是记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已。

    王梓钧虽然在政坛上屁的影响力没有,但在民间的粉丝却多不胜数。文章发表后,多少引起了一些反响,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蒋经国的印象大好,觉得这么一个既孝顺又朴素又一些为民的人来执掌台湾,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王梓钧在文章中没有发表任何的个人观点,完全是照实写下自己的经历,即便是有反驳者也找不出话来还击,更何况,又有谁敢在蒋介石大丧期间出来说蒋经国的不是。

    蒋经国的官邸。

    为蒋介石守了一天一夜灵的蒋经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不过他却并未睡觉,而是让秘书将整理好的各地报纸拿来。虽然他可以通过手下掌握的情报机构获得详细的动态,但最直观的还是这些报纸,哪个县哪个市的官员表态支持他,直接就能在这些报纸上看出来。

    这些报纸最重要的内容,早被秘书用红笔勾勒出来,蒋经国只要简单的过目,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

    “咦,这个小家伙倒是有趣。”蒋经国突然翻到一份地方报纸上王梓钧的文章。

    事实上,王梓钧的文章最初只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但各地的地方报纸连日不断神话蒋介石、吹捧蒋经国,反反复复都把能写的都写完了,一旦发现其他报纸有这方面的文章,立马便扒过去转载。

    在娱乐界,像中影、华视这些党办机构,自然是要帮着宣传的,但作为艺人,王梓钧却是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来表明立场的。

    蒋经国此时正缺这个,这些天他又是当着众人的面三番五次地哭灵,又是每天接见、慰问前来吊唁追思的市民,还要报纸刊登他的1日作《我的父亲》,还拿出蒋介石给他写的一些字交给报纸发表,无非就是要争民心做姿态。

    王梓钧这篇文章正好像是蒋经国瞌睡来了送枕头一样。

    “这个王梓钧,好像在美国那边刚刚拿了个大奖吧。”蒋经国有些不确定,近一个月来他的目光都放在了弥留的蒋介石和政治局势方面。

    “是金球奖最佳影片,金球奖和奥斯卡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两个电影奖项,王梓钧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拿到这个奖的华人。”秘书的工作显然做得非常仔细。

    蒋经国道:“国丧结束后,让新闻局和教育部给他发几个奖表彰一下,这种国际人才我们还是要好好扶持帮助的。”

    “我会通知那边的。”秘书道。

    蒋经国突然说:“我记得他有首歌叫《精忠报国》,立意很高,具有教育意义,能不能写进小学的课本里?”

    秘书道:“我看可以。”

    “那就这样吧,我先睡一会儿,记得中午的时候叫醒我。”蒋经国揉了揉太阳穴。

    王梓钧的文章没发表多久,蒋经国已经顺利地掌握了大权,而其他一些对政治有些敏感的文人和艺人,这时才反应过来,纷纷撰文歌功颂德。其实从蒋介石的死讯传到之后,便有不少机灵的文人歌颂老蒋的光辉一生,但却都忘了将歌颂重点放在小蒋身上,直到这个时候才纷纷来补救。

    一时之间,什么《我眼中的蒋院长》、《蒋院长新政之我见》等等乱七八糟的文章铺天盖地制造出来,再次掀起了歌功颂德的高潮。不过相比起王梓钧不着痕迹的拍马屁,这些文章就下乘多了,其用词之肉麻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十二天的”国丧”终于过去,蒋经国也已经将局势完全掌控,方方面面或拉拢或打压,调教得服服帖帖。

    而台湾的军政两届也来了一次大换血,蒋经国的亲信手下和盟友占据着各个关键职位,做出某种妥协交易的国民党老派虽然失去了权利,但他们的后代门生却得到了高升,至于那些死硬的反对派,下场可想而知。

    而与王梓钧有隙的宋家这次却压错了宝,因为他们看见严家淦在老蒋死后几个小时内便就任总统,局势全部被国民党老派左右,以为小蒋完了。甚至小蒋手下派系的少数人都投向老派的怀抱,宋家的靠山便是其中之一,结果……这次台湾的权利斗争,其诡异程度确实让不少知道内情的人昨舌,看起来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施展苦肉计闹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