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湾娱乐197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4【躺着中枪的王梓钧】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影院里不时传来低啜声,方逸华感到自己脸上也有一丝泪水滑落,连忙伸手指将其抹掉。

    香港出产的电影,那是经常全场哄笑,亦或是用暴力勾起人的破坏欲,极尽感官的刺激。若说有什么词汇能描述港片,那就是一一迎合观众。其中午夜场试映,便是最直观的体现。

    只要能迎合观众,能让观众从兜里掏钱买票看电影,香港的电影人无所不用其极。一旦发现哪个元素、哪种类型的电影能吸引观众,那就一直使用到烂为止。

    这个《酒干倘卖无》怪就怪在,它没有让观众过限瘾的暴力场面,虽然也有几处让观众失声大笑,但到电影的中后期,其主调都是悲伤的,直到撕心裂肺地痛。

    让人感到痛,能触动人内心的电影,自然是成功的。但绝不可能票房反应超过《龙争虎斗》这样的商业大片,问题出在哪里呢?

    方逸华看着荧幕上林清霞在舞台歌唱,唱着那首这几天传唱港岛的《酒干倘卖无>:仔细地思索着这部电影成功的秘密。

    方逸华猛地想起两个多月前的《应招女郎》,自从年初到现在,那部小成本的《应招女郎》此时依旧以307万的票房排在第一位,击败了邵氏同属风月片的《北地胭脂》。

    《应招女郎》首先是靠名字吸引观众,打的是**牌,而且其中确实有非常过火的场面,看得观众目瞪口呆。但真正让这部电影火起来的,却是其内容一一这是一部讲述妓女的电影,分别讲述了她们沦落为应招女郎的悲惨遭遇和过程,而且颇有些为妓女申辩的同情意味,因此引起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有了争议,就有更多人的人进影院去看,而电影本身质量过硬,并且让人在饱了眼瘾之后,还能有所思考。如此一来,其票房迅速壮大起来,最后取得了让导演和制片人根本不敢想象的成绩。

    方逸华反复地思索着,猛地她脸上一喜,却是发现了《酒干倘卖无》和《应招女郎》的共同点。两部电影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一部打**牌,一部打感情牌,但却都是非常写实地手法,细腻地拍摄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

    有此发现后,方逸华的思维迅速运转:一般情况下,电影是用来消遣的,所以娱乐性高的商业片往往会获得成功。但此时不同,香港还处于股灾之中,恒生指数跌了两三个月了,还在不断下跌中。

    恒指跌不要紧,要命的是在崩盘前,香港社会全民炒股,街上随便找十个人来,里面起码就有七八个股民。大量的民间财富蒸发,许多人来饭都吃不起,哪里会去看电影消遣?即便你是李小龙,那也没有我吃饭重要o阿。

    风月片可以让一些狼友勒紧了裤腰带,也要买票进去看看那些平日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女星宽衣解带,一窥私密。但同是**片,《应招女郎》却击败了李翰祥这个风月圣手,那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联系两部电影,方逸华已经大致明白其中缘由。那就是《应招女郎》和《酒干倘卖无》

    中的悲情和贴近现实的内容,引起了股灾中观众的共鸣,好像里面演绎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影院里响起了阵阵掌声,人们还没有从观影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方逸华却疾步地走出电影院,耳边还听到周围观众的议论:“林清霞真是太漂壳!”

    “是啊。比邵氏的那些金钗还要美,我看她称得上是港台第一美女。”

    “我去年看过她的《窗外》,感觉是个清纯少女,就一年的时间,居然变成了大美人。”

    “没听过女大十八变吗?”

    “喂,你们男人怎么都这样i5可?哑叔那么可怜,人家眼睛都哭肿了,你们居然还在议论谁漂不漂亮,到底还有没有良心?””怎么没良心了?林清霞就是漂亮啊,我又没说谎。”

    方逸华匆匆地回到邵氏公司,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都告诉了邵逸夫,并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减少古装和武打戏,多拍贴近生活的市井戏和风月片,这样才能更好的讨好观众。”

    邵逸夫想了想,皱眉说:“你说得不错,正好《七十二家房客》就要拍完了,让他们加紧一点赶工。那几部还没开拍的古装戏都停下吧。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压住邹文怀这个反骨仔!”

    邵氏如今仍是香港电影界的龙头老大:可如今的形式已经岌岌可危了。

    邵氏当年火爆的黄梅戏已经被时代甩在身后,曾引得万人空巷的古装武侠片,也被李小龙的功夫片所取代。邵氏电影还在走老路子,几乎没有什么创新和变通,而嘉禾却积极地走出香港与国际接轨,又比吝啬的邵逸夫在电影制作上更舍得花钱,因此嘉禾的电影画面比邵氏电影更加精美,把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吸引了过去。

    邵氏去年就一直被嘉禾压着一头,今年更是无论大小成本的影片,遇到嘉禾全部都是完败,再这样下去,邹文怀这个邵逸夫当年的马仔,都快骑到他脑袋上拉屎了。

    邵逸夫不是没想过创新,但创新是要花钱的,但连一盘道具菜都要用望料充当、而且一用十多年的邵氏(在这里,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