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9月份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段非常非常困难的日子,而且还是一场更加严峻的困难时期的开始!这个困难时期被印度的民间称为‘三年粮食困难时期’。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在那三年里,我们经历的困难太多太多了,多到了我们这些亲身经历者在二三十年后回想起来都会惊出一身的冷汗。而粮食困难只是所有困难中的一个,而且还不是最大的那个困难……
先不说那三年的困难了,还是讲讲1935年9月下旬的情况吧。当时我们刚刚输掉了三次重要的战役——喜马拉雅战役、英帕尔战役和孟加拉湾战役。印度红军遭遇了自建立以来的最大挫折。在这三次失败的战役中,我所在的印度东北方面军损失了超过80万人,50%以上的火炮和数不清的枪支弹药和辎重补给也在战场上面遗落。孟加拉和那加地区的大片国土沦丧,东印度y斯兰卖国集团也趁机大举扩张势力,印度gcd在孟加拉和那加地区的基层组织遭到了严重的摧残。东北方面军所残存的不到100万军队则分散在达卡加尔各答两座孤城、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东部等地区。而且全军上下都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气氛,包括刚刚调任印度红军总参谋长的巴甫洛夫同志也对印度东北战场失去了信心,上任之初居然反对组织力量大举增援印度东北战场,因为他认为印度东北战场的局面已经糜烂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了!
而我和阿帕纳先科同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任东北方面军政治委员和司令员的。”——以上摘自乍里亚同志的回忆录《写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之前》(又名《世界革命失败的开始》)。
巴特那的印度红军东北方面军司令部刚一开张。就彻底陷入了慌乱和争吵当中,几个东北方面军司令部的主官和在接任印度红军总参谋长后立即就乘坐飞机来到巴特那的巴甫洛夫他们,都守在作战室的地图前面。各处的告急电报电话流水一样被送了进来。在英帕尔方向上面断后的一个加强了两个步兵师的集团军已经完全失去了联络,而在他们最后发来的电报上报告说“华军已经攻击至集团军司令部附近,最后之战斗即将来临”,显然是凶多吉少了,现在只能指望能多几个“革命火种”在最后时刻突围出来,好在那加山区领导发动游击战争了!
而孟加拉湾方向上抵抗华军北上的三个集团军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十七个师的大军被华军的装甲突击打散。地面上有数百辆坦克碾轧,天空中还有几百架飞机追炸。最后逃回加尔各答的部队也不知道有没有一成?至于重武器和辎重当然是全部抛弃了。
根据新任加尔各答集团军群司令员瓦杜丁中将(苏联在9月中旬改革了军衔制)的报告,在加尔各答集群收容的溃退进城的印度红军官兵当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赤手空拳!而且建制完全混乱,军官和政工干部大多已经牺牲,这三个集团军已经没有重建的价值。至于加尔各答城内原有守军的情况则要好上许多,由于布柳赫尔在孟加拉湾战役最困难的时刻。仍然没有将加尔各答城内的五个印度集团军派上战场。因此这些部队基本完好,只是在空袭当中受了些许损失。
孟加拉湾附近的另一个重要城市达卡,此时也集中了大量的印度红军部队。他们主要是从英帕尔前线撤下来的部队,光是集团军的番号就有6个,师级番号多达34个,总兵力不下25万,虽然这些部队的重武器损失严重,但仍然有一战之力。只是连续遭遇失败让他们的士气极为低落。
被布柳赫尔部署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的是印度红军的尼泊尔集团军、雪山集团军,西z人民军和印度支那解放军等部队。这些部队在之前的喜马拉雅战役中基本上都在打酱油。所以损失并不严重,只是配属给他们的重武器都被抽调去补充其他印军部队。不过他们现在所防守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地形险要,植被茂密,并不适合中国人重装部队进出。
而且华军也没有攻击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地区的迹象,他们正在集中力量扫荡孟加拉的平原地区,摧毁那里的印度gcd政权,帮助东印度y斯兰共和国在农村地区建立那种对民众的控制力度不亚于印g政权的政教合一式的统治!
而这种绿化孟加拉地区的行为,似乎正中了印度gcd的死,在巴特那的印度红军东北方面军司令部内,也因为对“绿化”的不同看法引发了激烈争论,而且声音还有变得越来越大的趋势。
“……现在必须向孟加拉地区增兵!布柳赫尔同志原先的计划是行不通的。真主党现在的所作所为对我们印度gcd的地方组织造成了严重破坏。孟加拉地区原来就有许多m斯林,我们对他们的思想改造并不彻底,如果让真主党在孟加拉站稳脚跟,这些人很快都会跟着真主党走的。有了孟加拉地区的m斯林作为群众基础,真主党的脚跟就站稳了,到时候我们的游击队根本无法在孟加拉平原地区立足!孟加拉地区搞不好会永远从印度的国土上分离出去!”
说话的是乍里亚,鲁易同志的这位大公子现在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整个人都憔悴了下去。印度东北方面军所遭遇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