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色警戒之民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6章 顽强的海军,坚挺的航母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秦始大帝级航空母舰,始皇号,中华首艘航母,也是直接采用斜角甲板技术。整个舰型包括,一个斜角甲板。一个大的右舷岛式上建,烟白从岛式上建的中部穿过。其舰首。飞行甲板和机库,均采用封闭式,舰体从底部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式箱形结构,增强了整体强度,同时增大舰内容积,使载机量增多。飞机保障条件和舰员居住性显得更加的舒适。

    依次是,汉高祖号,汉武大帝号,余下的十五艘航母,都是用中华历史上较为出名的国君来命名,值得一提的是,在陈绍的坚持下,其中一艘被命名为武则天号。承认其中华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帝王的地位。

    排水量从最初设计的三万五千吨,到后来逐渐升级到四万五千吨。十八艘始皇大帝级航母,从建造时间的长短来看,舰龄越短,吨位越大,并且设备也就越先进。

    加上所有的始皇大帝级航母都有斜角飞行甲板,只要短期的改装,便可直接上舰喷气式舰载机。之前不是没有人质疑陈绍为什么要坚持搞斜角飞行甲板,现在这个疑惑也就不攻自破。因为这个斜角飞行甲板甲板本来就是为了以后的喷气式舰载机而准备的. .

    舰首的十四度飞行甲板,自然也是为了喷气式舰载机而准备的。虽说中华以前的舰载机因为其强大的马力,也可以在这个仰角位置起飞,但毕竟没有直行甲板好用。只不过换成喷气式舰载机的话。这个角度的甲板是最好的,只要很短的距离内,舰载机就可以进行滑越起飞。

    作战舰艇的大规模改动,其实都是在损耗舰艇的使用寿命和舰艇的整体强度。所以陈绍在让人设计第一代航母的时候,就特别要求了以上两点,他要的航母不是那些简单的直通型飞行甲板,而是能够快速起降喷气式舰载机的现代化结构航母。所以,尽管在喷气式舰载机出现来前,面对海军部门对航母那个十四度仰角的舰首有很大的意见,陈绍也没有改变原来的设计方案。

    而第二代航母。也就是帝国级航母。则是有了很大的改动。像大秦号,大汉号,大晋号、大隋号、大唐号、大宋号、大明号,以及最后一艘。刚刚加入帝国海军的中华号。不但排水量高出第一代航母很多。并且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上舰。特别是后来的两艘,宋、明这两艘,全部装备了最新的蒸汽弹射器。其性能直追后世美国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

    不管是排水量还是装甲防护已经作战性能。前面的五艘,陈绍是按照美国福莱斯特级航母的性能来要求的,其完工的性能也完全接近后世美国五十年代装备的福莱斯特级航母。不管是布局还是造型,还是使用的蒸汽弹射,都完全和福莱斯特级航母一样。

    帝国级航母是中华帝国建造的第二级航空母舰,为装备新式喷气式专门设计。该级舰首次采用蒸汽弹射器,飞行甲板是陈绍吸取美国航空母舰的设计经验,延续斜角型的飞行甲板,直通混合布置的飞行甲板,使整个飞行甲板形成起飞,待机和降落3个区,可同时进行起飞和着舰作业,从而形成了中华自己的航空母舰的基本模式。

    而后面的两艘,则是直追美国的小鹰级。但陈绍并没有另外分级,而是统一称之帝国级。就算是最后一艘刚刚加入帝国海军的中华号,不但是帝国级的最后一艘,也是十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艘。因为它是中华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经过整整两年的海试,最终才加入到帝国的海军,成为现役主力航母。

    中华攻击舰队的旗舰大唐号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七万八千吨,载机方面,三个中队72架的海鹰3舰载战斗机,一个中队24架的海鹰3G型攻击舰载机,以及一个小队的高空侦察机8架,直升机四架。预留五个大型机位,为还在研制中的电子战舰载机而准备。

    舰员:3500名,其中军官154名;航空人员2879名,其中军官329名;旗舰人员70名,其中军官25名,包括舰队司令和副司令。

    比起以前大秦号刚刚出来的时候,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改善,从原本每一艘航母四千多人,到现在缩减到三千五百人。这个变化对航母的意义很大,人员的减少不但不会消弱战斗力,反而会提升战斗力。人员节约出来的空间,也会变成燃料室或者改善舰员的生活环境。

    海鹰3舰载战斗机,其实陈绍一直把它叫成多功能战斗机,因为它不但可以对空截击夺取制空权,也可以对舰进行攻击。可执行布雷、反潜攻击、对陆地支援等任务。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多面手,其性能和战鹰3差不多。

    始皇大帝级航母是中华建造的第一级航空母舰,该级舰的舰首,飞行甲板和机库,均采用封闭式。舰体人底部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式箱形结构,增强了整体强度,同时增大舰内容积,使载机量增多,飞机保障条件和舰员居住性有全套改善。

    早在二战开始的时候,中华就已经着手对始皇大帝级航母进行必要的改进,使其更能适合舰载机的起降。每一次改装升级,始皇大帝级的排水量都会有一次比较大的跃升。而在建造这些航母的时候,早就预留的改进的空间,就是为了这一时刻而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