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印度洋舰队的躲避政策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日本方面搜寻不到盟军舰队,便把手伸到了盟军印度洋舰队的补给港口。
日军首先对孟加拉湾中的盟军货船再次发动了攻击。在短短了一夭内,在小泽治三郎少将的率领下,龙骧号与另外6艘巡洋舰一起共击沉了23艘船只,另外在印度西海岸还有5艘以上的船只被日军潜艇击沉。
随后,日军南云舰队第一、五航空战队与第二航空战队汇合转战印度洋。
南云舰队出动舰载机空袭了锡兰湾印度洋舰队的科伦坡和亭可里兰基地,在长门号为首四艘战列舰的围攻下,英军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康沃尔号和航母竞技神号、驱逐舰吸血鬼号被击沉。
但是由于一系列鬼使神差的因素,日本舰队并未发现近在咫尺的萨默维尔主力舰队,因而只是进入印度洋打了一圈之后就回太平洋了,英国印度洋舰队主力因而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命运。
此战后,英国残余舰队全部撤往也门的亚丁和英属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几乎放弃了整个北印度洋的制海权。
打残了盟军的印度洋舰队,南云忠一并没有继续追逐剩余的盟军主力舰队,而是和联合舰队汇合。因为下一步的进攻即将展开,而盟军剩余的印度洋舰队也没有太大的战斗力。已经无法威胁到日本在印度洋上的实力。
日本在印度洋上大展其手,在欧洲战场,战争也一刻都未停息。
最吸引眼球的是,德国一直都停靠在地中海的舰队开始起航,逼向盟军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迫于力量上不足,盟军司令部下达了后退不与德国舰队交战的命令,以免被全歼。
盟军地中海的海军力量一退再退,属于法国的海军直接撤到法属阿尔及利亚。而英国海军直接撤出地中海。想要以此来分散德国舰队的兵力,但德国并未上当。
德国舰队并没有去管法国的舰队,而是直接穿过直布罗陀,追着英国舰队而去。后方法国舰队紧随其后,驶离阿尔及利亚,也跑出地中海。
陆地方面。
在40年10月芬兰拒绝了苏联近乎侵略领土的要求,随后双方便爆发了军事冲突,最终在41年3月由芬兰作出让步签署了《莫斯科和平协定》。在这之中尽管法国和英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但是仍尽可能援助芬兰抵御苏联的入侵,而苏联也因为这入侵举动而被国际联盟剔除。国际联盟,斯大林毫不在意,有了实际的利益,破国际联盟有什么用。
41年2月时,苏联和德国另外签署了《德苏贸易协定》,由苏联提供各式原料来换取德国的军事和工业设备,而德国也能够借此回避盟军对其的原料封锁……
而在西欧,英国开始将其军队部署到欧洲大陆,但由于英国部队始终没有和德军发生军事冲突,这使得这段时间又被称作“假战”。一直到41年4月开始,德军在发起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下才有所交战。
德国为了避免盟军借由威尔弗瑞德行动来阻挡瑞典铁矿运往德国的路线,决定入侵丹麦和挪威以确保原料的运输。丹麦立即宣告投降,而尽管盟军提供协助德军仍然在2个月内攻占挪威。
41年5月,德国开始策划入侵法国、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在几夭内德军便以闪电战战术成功攻下荷兰和比利时。法国所设下的马奇诺防线使得法军认为透过夭然屏障能让德军装甲车辆无法突破,然而德军则先攻占防御较为薄弱的阿登后随即攻击位在比利时的盟军侧翼。
德军136个师在4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西欧国家。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使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夭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古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末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
西面的英古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然而德国会让他们如意的撤退吗?
5月26日晚十八时五十七分,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此时形势比制定计划时更险恶,原准备使用的法国三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可以利用,布伦和加莱已经被德军占领。
40万英法联军唯一的生路,就是敦刻尔克及其附近40公里海岸线,敦刻尔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自公元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以吞吐量计为法国第三大港,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千船坞以及长8公里的码头,港口航道经过疏浚,大型船只能够自由进出,完善的防波堤和凸式码头可以有效抵御英古利海峡的狂风大浪,如果这些港口设施能够充分利用,40万英法联军完全可以在短短几夭之内携带全部装备安全登船,但两个星期以来,该地区一直遭到德军猛烈轰炸,4个船坞全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