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每一个军团的军旗上,朕都会用玉玺印上印记,还加上朕随身携带的这方印鉴。等过年之后你们返回驻地的时候,这些军旗你们就可以带回。”
“这每一面军旗,都将是你们各个军团的标志。同样也是各个军团存在的唯一标识。这些加盖了朕印鉴的军旗,朕,会一直看着你们,朕就在你们中间站着。”
“这每一面军旗从今往后再也不会再有。它们就是唯一的。你们把军旗丢了,毁了,那么就是把朕丢了,那么那个丢掉军旗的军团,将永远消失在我大秦的军队序列中,不再存在。”
“只要那印有我大秦皇帝玉玺以及朕的印信的军旗还存在,那么这一支军团将永远的存在我大秦,将永远的是我大秦最为jīng锐的军团!”
“如今我大秦有二十四支军团。不用怀疑,还有几支朕并没有诏告天下。包括御林军和禁军,五年之后朕会命你们这十八支军团进行一场大比武,位列第一的那支军团,朕会给他的军团名字前赐予‘皇家’两字。如大秦皇家朱雀军团,当然朕只是打个比喻。”
“带有皇家两字的军团,朕只会赐予四支军团。将来除非某一支军团立下惊世之功,朕才会考虑另行赐予。不过,想来这是很难的。”
“能不能在军团名号前冠上朕亲赐的‘皇家’两字,就要看你们自己的事了。朕会给你们每一支军团一样的兵械,一模一样的训练cāo典。”
……
偌大的“忠义殿”内胡亥在滔滔不绝。
下方的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子们却是已经激动的几乎要想欢呼。尤其是各个军团的主将们,即便是如关系莫逆的翁仲和王乾两人,此刻对视的眼神中已经带上了丝丝的刀光剑影之声。
他们此刻才知道,兵部特意命他们将各自军团的军旗随身携带至咸阳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到兵部报备必须缴上军旗了。
开始他们还以为皇帝认为天下已经无战事了。想要裁撤自己的军团呢。
此刻他们才知道,原来皇帝陛下是要将自己的印玺印上自己的军旗之上。这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是信任,是托付,更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自大秦立国至今数百年的时间内,除了象征着统兵主帅的大曓旗帜不能轻易失外,其余的那些各类旗帜并没有任何的作用,要丢多少就丢多少。
但是从胡亥将自己的印玺以及玉玺印上那军旗上之后,这样的态势将永远的成为过。
将带有主帅姓氏的大旗作为中军帅旗看护,将不再出现。也不再重要了。至少不似先前那么重要了。毕竟各军主帅同带有皇帝印鉴的军旗比起来,自然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
胡亥这样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各个统兵主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永远的统帅自己麾下的大军,直道他死。正如蒙恬的九原军一样。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时间长了,各个军队的兵卒们认识的将只会是他们的主将,而不再是给了他们饷银给了他们兵械给了他们吃穿的皇帝或者国家。
那些数十万数万的兵卒最终也就成了各个军团主将的私兵。如此,也就形成了统兵主将能够制约朝廷甚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态势。
更是国家动乱、地方军阀割据出现的根源。
胡亥既然想要经常调动各个军团的主将,不让他们长期主掌一军最终让各个军团最终成为主将的私兵,变成九原军第二,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掉各个军团主将烙印在各个军团兵卒心中的分量,改变主将才是一支军队灵魂的现状。
而带有皇帝印记尤其是自己这挂着圣天子之名的大秦皇帝印玺的军旗,显然要比胡亥强制的采取这样那样的段消除主将对一支军队的影响要来的好的多。
想来过上个几十数百年,这些举着印有自己印玺的军旗高呼着“圣天子陛下于我们同在”亡命冲锋厮杀的兵卒们。将会彻底的将自己的荣辱归纳到皇帝身上,或者自己身上;
他们将荣辱同自己联系到一起,那么也就代表着他们将自己始终看作是大秦的兵卒,而不再是某一个将领的私兵。
一旦。某一支将领想要拥兵自重,想要造反。那么首先他就要面对如何整顿一支已经失了信仰还要反对自己这一支军队灵魂的事实。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那么造反就是找死,不用朝廷发兵,那些信仰自己的兵卒们就会将统兵主将撕碎。
因为那面军旗会世世代代的传承下,最终铸就一支军团传承百年乃至千年的灵魂。
那才是他们的支柱,那才是他们的信仰。
颠覆信仰,是会死的很惨的。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胡亥放在阳关下做的事情,也许如今各个军团的将领还不知道这样的后果,也许蒙恬已经看出了什么,但是那又如何?
只要自己打好基础,哪怕自己挂了几百年,只要这些军旗能够一代代的传承下,只要将军旗就代表着这支军团为何存在原因传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