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不由得向叶锋望来,眼中满是疑惑的神情。
这是一个陈旧简陋的小木屋,柱子上的油漆已经剥落,屋内放着一架纺车和织机,另还有一堆堆的麻、棉等物。
一个身着春水国传统服饰,身材高挺削瘦的老者正对着手中的纺车在摆弄着什么,神情专注。连叶锋、金月姬、李音等人进来也没有发现。
金月姬扫视了这小木屋几眼,皱了皱眉头,转身责怪她身边的崔韩山道:“韩山,我不是叫你给朴实情师傅找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场所吗?怎么朴实情师傅还是住在这?”
那崔韩山被金月姬责怪,有点委屈地道:“早在前几个月,我就给朴实情师傅找了一个比较好的场所,只是朴实情师傅一直不肯搬过去,我也没办法。”
这时那老者朴实情抬起了头,对金月姬笑道:“月姬,你不要怪韩山,这是我自己的主意,我在这地方住了三十年了,有感情啊,想来想去,还是这里好。”
转头又看见叶锋、李音等人这些陌生人,不由眼中闪过一些诧异的神情。
“对了。”
金月姬笑了笑,对朴实情道:“朴实情师傅,我来向您介绍,这几位是来自大月国的贵宾。”
一一向朴实情介绍了叶锋、李音等人的身份。
而听到叶锋能为他提供纺车、织机改良方面的意见时,朴实情不由大喜,向叶锋鞠了一躬,说道:“不知大人的意见是什么?”
叶锋早在进屋时,就仔细观察了摆在屋中的那架纺车,这种纺车叶锋当初在大月国的玉月城初见花怡时也见过,乃是属于那种手摇单锭纺车,这种纺车在中国以前是属于汉、唐时期又或是再以前的产物,纺纱能力低下,三四人纺出的纱仅供一架织布机之需,当然不能满足需要。
而在中国现代的的气流机器纺纱,限于生产力,当然在这异世界发明出来是不可能的,不过在中国宋、唐时发明的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应该会很适用。
想到这里,叶锋心中一动,望了众人一眼,发现大家的目光都紧盯着他,要看叶锋如何说。
当下叶锋微微一笑,淡淡道:“朴实情师傅,人力有时而穷,你为什么不想想是否借助外力?比如说,借助脚力,又或是借助外力,如水啊,风啊…”
朴实情全身一颤,立时双目发出极为明亮的光芒,猛地拍了一下大腿,高声道:“对啊。”
他在屋内走来走去,嘴中喃喃自语:“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么多年一直在手的方面下功夫,却不知人不管怎么样,只有两只手。”
又猛地向叶锋看来,颤声道:“叶大人能否具体说说您的意见?”
屋内众人见叶锋引得这大月第一巧匠如此激动,都不禁对叶锋刮目相看,而金月姬则是凝视着叶锋,美目中闪着异样的光芒。
最后,叶锋对朴实情仔细讲诉了关于在纺车和织机的一些自己的改良意见,首先,就是要把这种手摇单锭纺车改良成脚踏三锭纺车,这样纺线速度至少提高了五到七倍。
本来叶锋的本意是要把手摇单锭纺车改良成水力纺车的,因为与脚踏三锭纺车相比,水力纺车的锭子数更是大大增多,达到三十二枚,纺线速度比起手摇单锭纺车,更是至少提高了一百倍。
而且这脚踏三锭纺车是每昼夜只可纺棉七八两,但这水力纺车却至少一昼夜可纺麻一百斤,这是何等惊人的突破。
不过叶锋此时也真正尝到了“代沟”的局限性。虽然朴实情是春水国最巧的工匠,但在和他讲诉这手摇单锭纺车要如何改良成脚踏三锭纺车时,朴实情也是瞠目结舌,茫然不知所对,更不要说这种水力纺车了。
朴实情已是如此,更不要谈其它人的反应了。
开始时叶锋有点气恼,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说,就不明白呢?不过后来他哑然失笑,要接受先进的文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以前在中国,脚踏三锭纺车改良成水力纺车时,不也是用了好几百年?或许还达到上千年的时间,怎么可能在这异世界,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按受呢?
以后再说吧,就先用这脚踏三锭纺车吧,至少速度已经提高了好几倍。不管朴实情现在能不能接受这个脚踏三锭纺车,先把大致的图纸画给他再说。
而随后叶锋还和朴实情讨论了关于织机的改良事宜,此时朴实情已是对叶锋惊为天人,自然是对他言听计从。
对于目前的织机,叶锋已前也曾在花怡那见过,乃是那种席地而织的原始织机,先是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然后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方式,这种织布方式如果纺车速度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自然是跟不上。
当下叶锋便画出草图,向朴实情介绍了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的脚踏提综式的斜织机。
和那种席地而织的原始织机不同,这种斜织机上有一个机架,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操作的人既可以坐着织造,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口后经面上的经线张力是否均匀,经线有无断头。还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