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章 鸡鸣狗盗(299B.C.—293B.C.)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住弩机,好像坐在地上穿裤子那样,然后拉弦上箭。这种不甚雅观的姿势是因为韩国弩的倔强系数太大了,必须这样才能拉得开。这样上的弦,弹射力道极大,皆射六百步之外。六百步这已经是射击的极限了,因为人眼的分辨能力也就是三百步,更远就是盲目射击了。
    韩国的弩箭,据说(据苏秦说)远的可以穿甲之后抵达敌人胸膛,近的干脆射穿心脏,是列国最厉害的远程武器。?
    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是国际一流。所谓铁幕就是用铁做的护臂,避免被自己的弓弦弹伤,所以一般放在左臂上。韩卒还有“扳指”,方便他们拉动强弓硬弩,避免因疼痛而降低弓弦拉满的程度,甚至割伤手指。总之,韩军的“劳保”用品非常齐全,惟一缺少的就是作战的勇气了。他们回头张望友军魏人,魏军也包得严严实实得:上身有皮甲,下身有甲裙,腿上有胫甲,头上有青铜大盔,好似单人坦克。
    而白起的秦国步兵则只有前胸、后背披甲,属于轻甲,最多在肩膀多一个披膊,骑兵则干脆没有披膊。这使得秦人更加轻捷善斗,甚至一些不要命的干脆脱了头盔,撇了衣甲,赤膊去拼命,暴露出农民下地干活时的习性。
    据史料记载,白起的秦军人数不足韩魏联军的一半儿,如何指挥自己的机动性很强但是兵力少的士兵呢?如何才能以少胜多呢?几乎所有兵书上都会这样回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对方。兵书上的这个结论,大约就是从白起的伊阙之战总结出来的吧。
    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他们蝗虫一样布置在地平线上,韩军都穿着高质量的重甲,每人像一个碉堡一样,魏军也是如此。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情报部分带来好消息,韩魏两军互相推诿、各自观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白起点点头,决定先设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其实却是抽调自己精锐主力,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以求以突然出击,用相对少的秦兵击溃数量庞大但准备不足的魏军。
    白起按照自己的设想,挥动“疑兵”去挑逗韩国人的大阵,进行佯攻。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我们的主力进攻方向。韩国人看着花花绿绿的旗子不知虚实,心理素质差的甚至开始放出六百步的弩箭。侧后的魏国人则变得悠闲起来,以为老韩已经打起来了,有老韩在前边顶着,自己先打个盹吧。正这时候,就像山崩海啸一样,白起的主力各队,急趋鼓噪压来,猛陷魏军阵列。秦军精锐号称“奋击”,斗志昂扬,蹈死不顾。魏人被杀得措手不及,阵形来不及统一调度,纷纭各自为战,或奔或斗,旋即大崩。
    韩人却未能援之以手,他们受眼前疑兵困扰,以为秦兵主力在前,遂不敢贸然移军救魏(一移动的话,秦军从后面掩杀,那自己就被动了。军队的屁股是最不容易保持行列和秩序的,而且自己这屁股是在运动中,那就更情等着从后面挨打了)。于是韩人终于固立不动,干等着魏军被屠杀。等到魏人已经尸横狼藉,血流成渠,被攻歼殆尽时,韩军方才知道自己势力已孤,发现秦人杀完魏师以后,拎着滴答着鲜血的兵器和人头,移师而至,来砍自己的脑袋了。韩人估量了一下,觉得没了魏人,光凭自己是打不过的,干脆不战自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白起指挥秦军,在伊阙大战共歼敌二十四万,并杀死魏主将“公孙喜”(一说俘虏之)。随即白起乘胜远进,连续拔韩国五座城池,同年白起北渡黄河,攻取韩魏在山西的部分地区。白起因功升迁为“大良造”(商鞅曾任此爵,在秦的二十等爵中列第十六级)。????
    洛阳南郊的这场“伊阙大战”,确实是古来罕见的大杀戮。白起首次出山,即创中国战争史上的杀戮之最:斩首二十四万!如果用马车来装这些人头,车队会排出四十公里。如果你家就住在洛阳“龙门石窟”附近的大道边上,那么公元前293年这支血淋淋运送红西瓜回秦国请功的长长车队,要花一天一夜的时间才能从你家门前通过。
    伊阙大战后续:
    由于韩魏主力在伊阙大战丧师殆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白起与秦国名将司马错、相国魏冉三人联翩对韩魏用兵,取魏国城邑大小六十一,并夺得韩国北部著名冶铁城市邓,以及韩国南部冶铁名都宛(宛城出产的铁制兵器惨毒如蜂蜇人,如今成为了秦人重要战略物资生产基地)。
    这次伊阙大战,按理说,东方的齐国人不能袖手旁观,应该积极支持韩魏。但是,由于前一时期孟尝君“南攻楚五年,畜积散;西困于秦三年,民憔瘁,士罢弊”(苏秦语),意思是孟尝君两次行“远攻近交”的错误战略,向南攻楚五年(详见上一书末章扬子雄鳄),导致国家积粮消耗殆尽,接下来又远征秦国三年,人民憔悴,士卒疲敝。于是,当着秦人大举反攻报复韩魏之际,齐人只是呆在齐国疲劳地喘气,无暇照顾,听由韩魏受宰割。
    这个时候,楚国也是可以北上营救的。可惜,老楚怀王已经在从前孟尝君胡乱对楚的远征中以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