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斩杀了萧奉先父子。
李处温率先拥立耶律淳,也就是怕耶律延禧派人追拿萧奉先党羽。他的宰相之位是萧奉先推荐的,后来又一心阿附萧奉先,可以说是萧奉先的铁杆心腹。如果捉拿萧奉先党羽,第一个拿的一定是他。所以耶律延禧几天没有消息,李处温马上撺掇着众人拥立耶律淳。
萧干、耶律大石等人则是因为耶律延禧不积极抗金,四处逃窜,不愿坐视辽国灭亡。
李处温当初阿附萧奉先,和秦王走的也十分亲近。如果把秦王迎回来,不但不用担心被问罪,或许还能更进一步。
李处温拍案道:“好,此计甚好。李奭,你去萧干府上走一遭。和他说说此事,看看他有什么意见。”
李奭也不敢拖延,当即起身往萧干府上而去。
直等到李奭带回萧干同意此事的消息,李处温才让众人散去。
次日大早,便有宫中使者来请李处温入宫。
李处温带了随从赶进宫中,萧干、耶律大石已经进宫,不多时,太师张琳就也赶来了。
拥立耶律淳前,张琳也是宰相,耶律延禧便是让张琳、李处温、耶律淳三人守南京道。当日李处温和萧干谋划拥立耶律淳。聚齐了耶律大石等百官和城中数万百姓,然后才让人请来张琳。张琳听了李处温等人的计划,建议让耶律淳摄政,如果耶律延禧有了消息,众人也不至有过错。但是李处温却拒绝了张琳的提议,执意让耶律淳登基,张琳虽然不愿,但也不敢反对。众人到了耶律淳府前,请出耶律淳。李处温就把黄袍披到耶律淳身上,让百官率百姓参拜。耶律淳也是惊骇欲死,再三推辞,李处温等人却坚决不同意。最后只能无奈做了天锡皇帝,把耶律延禧降为湘阴王。
耶律淳登基没几天,耶律延禧便又有了消息。耶律淳许是受了惊吓,登基没多长时间就一病不起。
耶律淳此时已经病入膏肓。只能在床上躺着。
看到召集的四人都来了,这才让侍从扶他起来,背后垫了几个枕头。半坐半躺的倚在那里。然后示意床边坐着的萧氏说话,然后就闭上双眼。
皇后萧氏道:“昨日湘阴王派来使者,他已经召集了五万兵马,想在八月来南京道,抵抗金兵。你们以为如何?”
四人其实都已得了消息,不过闻言还是都露出惊异之色。
李处温道:“金兵一直在追击湘阴王,西京道又纷纷叛投金国。他怎么能聚起五万兵马,恐怕其中有诈吧。”
萧氏摇头道:“应该不会,他召集的多是草原各部,因此才让我们送去衣物。”
李处温道:“即使湘阴王真的收拢了五万兵马,也不能迎他回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辽国已经有天锡皇帝,他回来以后,必然生乱,被金兵所趁。”
萧氏道:“若拒绝他,万一他带兵来攻,又当如何自处?”
李处温想了想,才道:“若是让湘阴王回来,即使天锡皇帝退位,恐怕湘阴王也容不下皇帝了,晋王英灵还未走远。而且湘阴王性喜游猎,荒于军国大事,早已失了人心,又不积极抵抗金国,若是把帝位还于他,大辽迟早不保。我们倒不如接秦王回来,让他为帝,秦王也有贤名,若让他为帝,国内人心当可再次凝聚起来,保住大辽国祚。”
耶律淳已经和萧氏商量过要退位迎耶律延禧回来,但是萧氏对此事却是不怎么赞成。说不准耶律延禧回来时,耶律淳都已经死了,但是她却死不了,也逃不了,如果耶律延禧要问罪的话,她无疑会成为替罪羊,所以她并不愿迎耶律延禧回来。
听到李处温说起晋王之事,萧氏就更觉得不能迎耶律延禧回来了。晋王是耶律延禧的儿子,在军中素有威望,结果先是被萧奉先诬陷要造反,先软禁起来,还逼反了耶律余睹。后来又听信萧奉先谗言,赐死了晋王。可见只要危害到耶律延禧的,他一定不会放过。
虽然萧氏一直对挟持耶律淳的李处温和萧干不满,但是今天她却是不得不同意李处温的想法,转头对其他三人道:“你们怎么看?”
萧干道:“我以为李大人说的不错,湘阴王不可继续为帝。”
萧干是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路兵马事,手中兵权最大。
萧干赞同,张琳也就道:“臣也赞同。”
耶律大石思量了一下,也觉得耶律延禧确实靠不住,点头道:“李大人所说不错。”
萧氏看四人都同意,就转头对一言未发的耶律淳道:“四位重臣都同意了,皇上看可行否?”
耶律淳睁开眼,看了一眼萧氏,道:“此事关系辽国国运,还是召集百官商议一下吧。”
南京道文官以李处温、张琳为首,武官以萧干、耶律大石为首,四人同意。绝大部分百官都会随声附和。
萧氏虽然想不通耶律淳为何多此一举,但还是让人去请城中百官。
足足用了半个时辰,城中百官才陆续来到。
萧氏看众人都到了,就对闭目养神的耶律淳道:“百官都到了。”
耶律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