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在没有可用之人时,这些投降派往往是最好用的人。
而且不得不说。秦桧对数学的学习很上心,晁勇注意到秦桧以后,便决定让秦桧以后代他传播数学。
他不会在太学一直讲学下去,只要讲完一遍,他就会把继续传授的任务交给秦桧。秦桧是太学学正,学的又好,无论从身份还是从知识上,都可以完美的完成这个任务。
因此晁勇在课余时间,也会给秦桧一些时间。而秦桧也会完全利用这些时间,片刻都不会浪费,即使没有问题,也会制造一些问题出来。
不过几日。秦桧便成了太子的忠实狗腿子。
为了方便太学师生,太学中也兴办了食堂,朝廷对太学的学生还有补助,每月一千文。朝廷还会为从外地选拔而来的贫苦学子提供住宿。
可以说朝廷给太学的学子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为的便是这些学子专心求学,学成以后报效朝廷。这些也基本都是延续的宋朝政策。
太学食堂的食物相比城中的一些酒楼也并不逊色,甚至有一些菜是名满全城的。
著名的“太学馒头”。就是太学食堂所作,后来得到宋仁宗的赞扬,声名远扬,城中的商人高价把做法买去,在城中仍旧打着太学馒头的名号卖。
此时的馒头其实是后世的包子,武大郎卖的炊饼才是现代的馒头。
太学馒头便是肉馅的包子,味道鲜美。有一次,宋仁宗赵祯来太学巡视,当天太学吃的便是馒头。
宋仁宗吃过馒头后,当即大赞道:“以此养士,可无愧矣!”
皇帝的金口玉言评价,当即让太学馒头在东京传开,吸引了商人购买做法,让太学馒头成为东京城有名的小吃。
在太学食堂吃过午饭,小歇片刻,晁勇便在太学师生的簇拥下往开宝寺而来。
不少城中百姓看到太子领着太学的师生上街,也满怀好奇的跟在后面,搞得声势越来越大。
到的开宝寺时,后面已经跟了几千人,吓得开宝寺知客僧差一点就要关门谢客了。
晁勇没有理会赶来迎接的寺庙主持之流,而是带着众人往寺中铁塔而来。
开宝寺铁塔并不是真的由铁铸成,而是一座砖塔,只是因为表面铺的琉璃是铁褐色,看上去便仿佛铁塔一般,因此被人们唤作铁塔。
塔高一百八十尺,共十三层,每一层都是等边八角形。
开宝寺铁塔闻名,并不是因为现在的琉璃塔出名,而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典故。当年开宝寺塔初建时并不是琉璃塔,而是一座木塔。
最初的开宝寺木塔由宋朝名匠喻浩督造,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天宫奉安佛舍利,历时八年才竣工落成。
木塔初成时,城中官民便发现木塔不是直直的,而是朝西北倾斜,喻浩是天下有名的大匠,自然不会有人怀疑他是没有设计好。于是便好奇的问其原因,喻浩便说:“京师地平无山,多西北风,吹之不过百年便正了。”
此塔极其伟丽,在东京诸塔中最高,且制度甚精。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都是从未有过的,因此被赞为“天下之冠”。
可惜喻浩设计建造的这座华美绝伦的木塔仅存世五十六年,就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六月遭雷击而焚毁了。
那时木塔已经被西北风吹正了,天下人还都好奇木塔继续吹下去,会不会向东南倾斜时。因为喻浩被誉为“再世鲁班”,还著有《木经》三卷,是宋朝重要的建筑学专著,所以人们都觉得喻浩不会简单的只想到了几十年的问题,或许木塔吹正后,还有抵御西北风,不使之向东南倾斜的布置。但是一把大火却让这个答案永远无法揭晓了
五年后,宋仁宗才下诏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这座铁色琉璃砖塔,同样是建成时先向西北方向倾斜,然后在西北风的日夜吹拂下,慢慢变正,此时已经有些向东南倾斜了,不过不仔细观察并看不出来。
虽然后来的匠人仿造了喻浩的设计,但是他们却没喻浩的本事,建不出三百六十尺的塔来,只好把原来的高度缩水一半,建了一个一百八十尺的铁塔出来。
很多慕名而来的人看的并不是眼前的铁塔,而是追忆着那位再世鲁班——喻浩。(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909040591”“花随影逝”打赏,好久没见打赏了,让打赏来的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