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明反对那种古板的、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教学,于小明认为教学应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接受学习,这种学习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一种是发现学习,这种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和探究。于小明倾向于后一种学习方式,于小明在教学中搞“十分钟教学”,就是每节课教师的讲授只有十分钟,其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是有成功范例的,我国江苏省泰州市有一所乡村中学——洋思中学,多年来坚持“四分钟教学”,教师教学的时间比于小明的“十分钟教学”还少六分钟,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洋思中学连续十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为100%,优秀率列全市之首,创造了教育教学中的奇迹:“洋思现象”。于小明认为洋思中学真正领悟到了教学的真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符合大教育家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哲理和思想。
对于滨江中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于小明不认同,而且是批判的,于小明认为滨江中学好比一个学生高考升学的加工厂,教师是加工的机器,学生是材料,学校按照机械学习——强化练习——题海战术——测验考试这样的生产流水线把“产品”生产出来的,而生产的目标就是“升学率”。
夏芸和于小明的谈话是在争论中开始的,夏芸问于小明:“你一堂课只讲十分钟能完成教学任务吗?”
“能,更多的教学内容不是通过我讲,而是学生自我思考去实现完成的。”于小明肯定地回答。
“小明,我认为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靠教师的讲授,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学生自学都能学好,还要我们教师做什么?”
“不,我不这样认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
“小明,你要认识到我们班明年就进入高三了!我不反对任何教育改革,但你不能在我的班上搞。你的改革一旦失败怎么办?到时我们怎样面对我们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夏芸见不能说服于小明,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明天,为了中国教育的前途,我愿意对我所做的一切负责!”说这些话时于小明有点慷慨激昂。
“于小明,听说班上的语文测验你不做,而让学生看书谈体会,你这样做可以吗?”夏芸有点生气了。
“夏老师,你先别发火,你知道哪些语文知识测验题毫无价值吗?这些测验诸如问:《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丫环是谁?满汉全席共有多少道菜?《水浒》中武松在景阳岗打虎之前在酒店吃的是牛肉还是猪肉?曹操写的《赤壁赋》有多少段有多少字?等等……等等,这不是在考学生,这是在愚弄和刁难学生!这样的问题就是知道了又有多少意思?”
听于小明这一说,夏芸倒真难以回答。夏芸也知道我们现在有些考试为了考到学生,不惜出难题、怪题,但题不难不刁能对付高考吗?!夏芸和于小明谈到这里,上课铃声响了,这节课有夏芸的课,夏芸去上课时对于小明说:“于小明,我劝你还是放弃你那一套,学生成绩下去了,你我两个都负不起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