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安史之乱后大唐陷于国内内战,无暇顾及西域新疆一带的控制,建立在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如今到了这一代赞普,吐蕃的力量逐渐开始了朝北面塔里木盆地,南面川蜀,东面青海一带蚕食着大唐王朝的疆土,唐朝人面对敌人的强大势力不得不放弃了西域安西都护府诸镇的军事控制
青海湖一带肥沃的牧场如今被吐蕃人占有,它侵吞了原本是大唐附属国吐谷浑国的故土,随着而来的是它与残存的后突厥勾搭在了一起,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渐渐阻塞。
郭暖听说灵州军区又一万多士兵被调往了宁夏通往西域必经之路的固原陇上(六盘山山岭)一带,他估计着这一举措无疑证实了大唐与吐蕃半年内将发生一场大战的前兆,陇上是西城出口的要冲,一旦和吐蕃开战,大唐可能要准备在固原一带驻守重兵防范。
陇上在黄土高原的南部,里面沟壑纵横,狭长的山势很险隘难行,不过作为兵家必争之地,郭暖知道这山脉也是易守难攻之地。
十月中旬,郭暖跟随着三百人的团被调派到了陇上山脉运输军粮器械,狭长的山峰谷底艰难行走,抬头远眺那高达三千米的主峰美高山,山崖断壁岩石嶙峋,郭暖看着有些眩目头晕,陇上郁郁葱葱的山脉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好似一颗闪眼的明珠,生命的绿色长廊。
在陇上之行可谓是艰难异常,首先三百人团的校尉本姓是刘,刘校尉为人和善亲切,押运军粮的行程虽然很紧,但他不太呵斥辱骂下属火速前行,毕竟这一带黄土丘陵区域的路也不好走,在靠近校尉马车的押运车附近,郭暖听他与几个小队正闲聊时获得了不少消息。
刘校尉负责过不少次押运军粮到陇上的任务,这一次算是轻车熟路了,幸好有了他的指挥,不然可能在复杂的路程上会白白死掉不少士兵。
从军区从发,郭暖他们通过一望无际平原路过在盐地,前段路风光秀美,水草丰茂,但一进到干旱荒凉的盐地那就受苦了。
郭由于天气炎热,暖那一小队的水也很快喝完了,在这风沙黄土戈壁沙丘茫茫无际的地带,除了谷底流散着一些小盐碱地外,要么便是零零碎碎在黄褐色贫瘠土壤长着的一垛垛灌木荒草,偶尔他们还可以在无垠荒凉的天际地线边瞧见一小群马鹿羚羊野生动物在低矮的草木丛中找食。
不过算郭暖他们运气好,胖子使用工兵铲在盐地一个谷底干涸的河床上找到了水源。
河床裸露着干燥的石头土块,大彪借用锋利的工兵铲子愣是挖了七八米深的土壤,刨出了一条深深的壕沟,虽然这水质有些差点,不像清秀的贺兰山脉流下的甘甜泉水,但好歹这也是在盐地为数不多的淡水源头,要换做其他人不一定能用普通的锄头和铁镐挖得这么深。
在没找到淡水前,有几个士兵干渴难耐,他们便偷偷跑到盐水沼泽地喝水,不过这无缘是饮鸩止渴,越喝越渴,差点就死了,还是刘校尉当机立断用一把匕首割破一匹拉货物的军马大腿,用碗接过半碗马血强灌才缓过劲来。
虽说朔方地处荒凉的西北内陆,远离了大海,不过有灵盐台地这一带产盐矿井,朔方几十万军民也不会没有食盐,而且这里虽说是荒芜了一些,但还出产芒硝,和海子。
郭暖听说曾经银川平原与这盐地接壤的一带区域也是适应农耕种植的,几辈朔方的军民通过引进黄河西的水源到平原灌溉,修水渠灌田,也曾一度让荒凉的黄土地变为肥沃的农田,不过水流引进了黄土内地后由于造了太多人工的湖泊,当时没有考虑到开通排水的渠流,水源有进无从,慢慢的人工湖水改变了当地的土质,土壤渐渐盐碱化。
这次押运军粮征调了两千多名农户,押运队伍在崎岖干旱的黄土高原的纵横沟壑中蜿蜒前行,一路上的队里像条长蛇般,有时候位于队伍前段的郭暖爬上风蚀的山岩上俯瞰身后的运粮队,他感受到了苍茫自然与人类不屈的写照,你说为了驻守一个荒凉的地区隘口,人类的活动真是无处不在啊。
一个士兵,带上一张弓,箭筒里带上二十支箭,一把横刀,如果不嫌着碍手碍脚的话,郭暖也可以在军械库申请领到一把陌刀,忘了说了,郭暖还得带上一条磨刀石条,这刀也很宝贵,不可能随便在戈壁滩上找个突兀的硬石便磨刀霍霍。
话说胖子出发前在行军袋胡乱塞了一些装备,像是吃的二十斤麦子,五斤稻米,还有一些自己屯田菜地种的几条番薯,不过他倒是忘记了带磨刀石了。
“怎么办呢。”大彪有些着急,话说他也不好意思问队员借磨刀石,因为海队在出发前说过,谁要是遗漏了装备就自己解决,麻烦队友发现要重责,打军棍十下。
话说他在慌凉的黄土高原饿坏了,好久没怎么吃肉了,差点就得了神经衰弱了。
这不,他一次运气好,发现一个猎物,捕猎时从一个小土丘凌空跃出,一刀劈去,本想劈中一个黄羊,不料这家伙贼激灵,耳朵灵敏,一窜没影了,倒霉的胖子用力过大,一刀把横刀的刀刃砍在了一块大石块上,卷刃了。
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