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下枭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四十九章 唐军西撤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凝望着隋军三千重甲骑兵杀进唐军大阵,李靖慢慢眯起了眼睛,眼睫毛上挂着的水珠子连成一片,使目光有些模糊。

    但李靖并没有擦去水珠,他的思绪却飞向南方,能不能携此战之威,大军一路南下,杀入荆襄?

    他知道唐军在荆襄的人数不多,基本上和他相仿,估计也是临时从巴蜀调来,这是一次机会。

    李靖骨子里非常自负,但这次中原大战,他却将杨元庆佩服得五体投地。

    整场战役的战略部署都是杨元庆一手策划,他就像一个谋定而后动的弈棋高手,思虑全局,步步连环,用一种明谋将唐军渐渐逼入绝境。

    尤其利用窦建德和宋金刚的矛盾,巧施反间之计,挑动窦宋之间的战争,解除了河北的后顾之忧,使秦琼之军投入中原战役,从而隋军兵力超过唐军,奠定了最终胜局。

    在这场两线同时进行的战役中,杨元庆制定了东攻西守的策略,东线作战,西线对峙,将精兵集中在东线,而西线则是稍弱之兵。

    正是这样的战略安排,使李靖率领的四万精兵都是跟随杨元庆多年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是整个隋军的精锐。

    在春天攻打窦建德的战役中,他们也参战了,正是他们从侧翼杀入窦建德军大营,一举击溃了窦建德军。

    相对于杨元庆的大气挥洒的战略布局,李靖更精于战术布兵,尽管他们已经两次大胜唐军,但他对唐军依然没有一丝轻视。

    唐军的装备同样精良,或许他们作战经验略逊一筹,仅仅强于刘武周的军队,和隋军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但他们训练很好。阵容整齐,使他们在阵型上有着高人一筹的作战能力,所以李靖才使用重甲骑兵冲乱唐军阵型。

    李靖注视着重甲骑兵的冲击,当重甲骑兵将兵车撞得粉碎之时,他立刻喝令,“骑兵准备!”

    战旗挥舞,两万骑兵刷地提起了长矛,动作整齐划一。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人素质。

    “列队冲击!”

    两万骑兵分为一百列。每列二百人,间距一丈,队列整齐,仿佛经过周密丈量过一样,除了长矛外,他们每人还配有五支短矛。每支短矛重约七斤,用精铁打制,靠臂力投掷远。二十步外距离刺穿敌人。

    这是隋军在雨中无法使用弓箭时,用来远程杀敌的另一种利器。

    骑兵开始发动了,双手执矛。战马奔腾,喊杀声震天,手中的锐利的矛尖在初升的霞光下熠熠闪烁着红光。

    这支担任冲击中军任务的骑兵是隋军最精锐之军,最早是丰州军,长年与突厥人作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们配备着精良的骑弓,有效杀伤射程有百步之远,唯一的缺点就是雨中无法使用,为了弥补这个弱点,每名隋军又配有精钢打造的短矛五支,适合短距离投射,其次便是刀、长矛和盾,装备齐全。

    三千重甲骑兵杀进了唐军大阵,在唐军阵营中横冲直撞,不断撕裂唐军的防御阵型,杀得唐军尸横遍野,哀嚎满地。

    尽管李孝恭是第一次和隋军作战,也是第一次和重甲骑兵交锋,但丰富的作战经验使他一眼便看出了重甲骑兵的优势和弱点,也看出了李靖的作战企图。

    重甲骑兵主要是用来冲击阵脚,抵御弓箭,但今天没有弓箭,使他们没有发挥出最大优势,但他们弱点就是不能持久,他们不可能反复在军队中冲击,必然是直接冲过敌阵远去。

    很显然,这支重甲骑兵只是一个诱饵,吸引唐军的注意,真正的威胁是后面的骑兵。

    后面的两两万骑兵已经如惊涛骇浪般杀来,李孝恭脸色有些变了,能在快疾的奔跑中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连唐军的关陇骑兵也不到。

    显然他们整体配合十分娴熟,仅从这一点,这就是一支前所未见的劲敌。

    其次他们没有使用弓箭,每人却拥有多支短矛,在短矛之外又有一杆长矛,由此可推断,短矛是他们的投掷武器,尽管短矛的射程上不如弩箭,可在近距离投掷,杀伤力惊人。

    而且他们的马很健壮,高大强健,这比河陇的青海马还要厉害,这是从突厥马中精挑而出,明显比唐军的河陇马还要快上一筹。

    从这支精骑兵身上,李孝恭忽然意识到了杨元庆的战略,从一开始,杨元庆便战略重点放在东线,他自己率军在西线不过是个幌子。

    这就像反用田忌赛马,以上马对下马,用他最精锐之军来对阵力量稍弱的襄阳唐军,以保证绝对取胜。

    而他自己却领弱军在西线虚张声势,利用秦王保存自己实力的心态,对峙而不打。

    此时李孝恭有一种被对方玩弄于股掌的痛感,只是他没有时间去体会这种被玩弄的羞辱。

    他必须要寻找到对方的弱点,集中力量打击,否则此战他撑不过一个时辰。

    李孝恭看不出隋军骑兵的弱点,但他却想到了唐军的优势,他高声喝喊:“恢复阵型!”

    唐军军旗挥动,战鼓隆隆,开始迅速调整阵型,这就是唐军最大的优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