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微微一叹,“真忠臣也!朕失赵王,还有其他儿子,可朕失屈突,却再没有第二个如此忠心老将,愿上苍佑他无事。”
宇文士及道:“陛下,还有第三路隋军!”
一下子提醒了李渊,李渊连忙道:“宇文爱卿请说!”
宇文士及将木杆指向陕县,“陛下,隋军第三路军是从陕县这里渡河,由大将徐世绩率领两万人,已经占领了函谷关。”
“什么!”
李渊吃了一惊,他并不是惊讶多少军队渡河,而是这第三支军队渡河的地点,竟然是在陕县。
他回头问萧瑀,“朕记得当初我们和隋唐签署的和解协议,上面有一条,是唐军不出潼关,隋军也不得在洛阳以西渡河,是这样吗?”
“陛下,正是如此,所以我们才从上洛出兵,没想到隋军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破掉了。”
萧瑀也同样眉头紧皱,他不明白隋军为何不守信用,率先破坏协议?
李渊有些恼火,他背着手在房间内走了几步,愤恨道:“杨元庆竟如此背信弃义,朕为了进攻中原还特地打通南阳,费钱费米,绕远路而行,他却好,直接就杀过陕县,那这个合约还有什么意义,不就是放屁吗?”
李渊自恃身份,从不会轻易说粗话,今天他却忍不住了,萧瑀知道现在需要冷静,不是动怒之时,宇文士及从洛阳奔来,也不会仅仅为汇报此事,必然还有其他要事。
“陛下,能否让宇文将军继续说完。”
萧瑀的作用就是在关键时候劝住李渊,李渊忍住了心中的怒火,对宇文士及道:“宇文爱卿请继续说。”
宇文士及确实是带有重要使命而来,他又用木杆指着函谷关道:“启禀陛下,现在隋军从陕县渡河,虽然只有两万余人,但杨元庆的数万精锐却还没有渡河,秦王推断,杨元庆的军队必然是从盟津渡河,直逼洛阳,洛阳城内还有王世充的数万军队,这样就形成了对唐军三面包夹之势,形势非常不利。”
李渊眉头皱成了一条线,眼中的忧虑变得浓重起来,他已经看出了杨元庆的战略部署,李靖首先出兵荥阳郡,夺回虎牢关,切断李孝恭和秦王之间的联系。
其次徐世绩从西路南下,一方面威胁唐军主力粮道,另一方面从西面包抄,截断唐军主力的退路,然后杨元庆从盟津南渡,配合王世充的反击,三线夹攻,将秦王大军全歼于洛阳城下。
这让李渊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连忙问:“那秦王的应对方案呢?”
“陛下,秦王殿下有两个应对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撤军,暂时放弃攻打洛阳,占领弘农郡,等待机会再夺洛阳,第二方案是希望朝廷增兵八万,索性就在洛阳和隋军决战,胜者为王。”
李世民的第二个方案让李渊和萧瑀面面相觑,目前唐军在关中只有十万军队,秦王竟然要求出兵八万,这等于就是倾兵而出,胜则可得天下,可如果败了呢?
败了就意味着唐朝覆灭,这个巨大的赌注使李渊踌躇起来,他没有这个魄力。
旁边萧瑀道:“陛下,倾兵压上的后果很清楚,如果我们胜,杨元庆退回丰州,如果杨元庆胜,我们南撤巴蜀,没有第三个选择,但是臣以为,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我们占据荆襄,国力已经在逐渐增强,如果再等上两三年,形势对我们更有利,现在决战只会遂了杨元庆的意。”
李渊又走到沙盘前,注视着洛阳一带的地形,如果是放弃洛阳,军队撤到伊阙县以南,那这场战役的收获就是襄城郡和淯阳郡,而失去弘农郡。
相对而言,他更看重弘农郡,占领弘农郡,就等于大唐的东部边界推到函谷关一线。
如果李孝恭在东线取胜,那么包括颍川郡、荥阳郡、襄城郡和淯阳郡等等中原郡县,都将变成大唐的疆域,洛阳实际上就被包围了,那时再夺取洛阳,则易如反掌。
想到这,李渊毅然道:“朕同意第一个方案,撤军回弘农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