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太原城门开了,一辆辆马车从城外驶回,这是参加完登基大典返城的大臣们,又一辆宽大的马车驶进了城内,数百亲卫在两边守卫,这是杨元庆回来了。
此时一更早已经过了,太原城内一片寂静,黑暗笼罩着城内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微弱的星光洒在道路上,指引着马车前行的方向。
马车里,杨元庆并没有封为楚王的喜悦,对他来说,王爵不过是个虚号,并没有使他的实力有所增长,相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的权力,从前他是丰州总管兼五原郡太守,军权和行政权都在他手上,而现在,紫微阁将分掉他一半的行政权,有得必有失,他若想夺取天下,赢得更多人投奔支持,他就必须将一部分权力分出去,让支持他的人尝到甜头,才能让山东士族全力拥护他。
权力关键是要有制衡,必须要从一开始就建立起来一个有制衡的权力体系,这是杨元庆这些天一直在考虑之事。
杨侑必须是傀儡,甚至不能让他参与一点政务,这样才能在最后顺利完成权力过渡,这一点不容质疑。
相权也要受到约束,紫微阁不能干涉到军队,这也是一个原则,其实很多事情也是在摸索,也只有做了才能知道对或者不对,杨元庆轻轻叹了口气,明天将是他执政的第一天,他心中很期待。
快两更时分时,杨元庆才终于返回自己的府宅,他从马车里出来,久久凝望着大门上的牌匾,上面写着‘楚王府’三个字,他也没有想到会更换得这么快,杨元庆轻轻叹了口气,他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越国公府’。不知祖父知道自己被封为楚王,他会是什么感受?
杨元庆走进了府宅,夜已经很深了,家人都已入睡,宅院里一片寂静,他快步向内宅走去,刚走进内宅门,却隐隐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杨元庆微微一怔,停住了脚步。
声音很低微,也很含糊,听不清在说什么,但隐隐听得出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在自言自语,声音是从左面小院里传出,那里是一座空院,还没有人住,杨元庆慢慢走进了院子,只见一株梅树下的石桌上摆放着香烛灵牌,一个穿着黑衣的中年妇人正在跪拜,低声祷告着什么。
杨元庆微微笑了起来,中年妇人是他师娘,也就是师父张须陀的妻子韩氏。
张须陀阵亡后,韩氏回了娘家,她的父母都已去世,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因为她家中清贫而对她很冷淡,甚至要赶她出门,她正无处可去时,裴敏秋派人找到了她,使她绝处逢生,便来了灵武郡,这时正好是突厥大举进攻丰州之时。
韩氏已无儿无女,一直便和杨元庆他们住在一起,杨元庆视她为母,儿女们都叫她祖母,韩氏便安心地住了下来。
“师娘!”
杨元庆低低喊了一声,韩氏吓了一跳,等她看清站在院门前的人是杨元庆,她才拍了拍胸脯,松了口气。
“元庆,你是……刚回来吗?”
她见元庆穿着盔甲,不像是夜里起来的样子,便惊异地问:“现在快两更了,你怎么才回来?”
“今天有很重要事情,所以回来晚了。”
杨元庆慢慢走上前,见师娘跪拜的竟然是师父张须陀的灵牌,他不由愣了一下,半晌,他咬着嘴唇问道:“师娘,今天是师父的忌日吗?”
韩氏摇摇头,“不是你师父的忌日,是我这两天夜里梦见你师父了,心中不安,可我又不想让人知道,便趁夜里跑到这里来祭奠他。”
杨元庆望着灵牌,上面写着‘亡夫张须陀之灵’。他只觉鼻子有点酸楚,到现在他还没有去拜祭一下师父的坟墓。
杨元庆也在师父的灵前跪下,磕了三个头,合掌默默念道:“师父在上,徒儿今天已封为楚王,徒儿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大隋,让大隋赤旗永远飘扬,愿师父在天之灵理解徒儿的苦心,总有一天,徒儿会用李密的人头拜祭师父。”
杨元庆声音很低,韩氏却隐隐听见了,她心中一阵感动,丈夫曾经给她说过,他这个徒儿重情重义,什么都好,唯一不能容忍就是野心太大,总想取大隋而代之。
可韩氏并不在意这个,她和元庆一家生活了快半年,她深深体会到了元庆一家人对她的尊重和关心,视她为亲人,可她的两个兄长却是如此冷漠,后来才知道杨元庆是丈夫的徒儿,态度马上剧变,几次上门道歉,想请她回去养老,她却不想去了,她已经将这里当做了她的家,把元庆孩子当做她的孙儿,她相信丈夫若知道元庆对她的照顾,他一定会原谅元庆。
“老爷,你在天之灵安息吧!”韩氏也默默念道。
杨元庆站起身道:“师娘,夜里很凉,你回屋去吧!别受凉感恙了。”
“我收拾一下就回去,元庆,你先回去吧!”
杨元庆点点头,便转身离开了小院,走过一座小桥,前面出现了两盏灯笼,是他妻子裴敏秋带着两个丫鬟过来了。
杨元庆心中一阵暖意,这么晚了,妻子还在等他,他连忙迎了上去,“敏秋,怎么还不睡?”
“你若不回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