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知前方的承天『门』内隐藏着他的什么命运。
........
旬日对于皇帝杨广,这却是一个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的日子,隋初虽已实施三省六部制,但皇帝的权力却依然很大,大部分朝务都要皇帝批准,每天来自全国各地,堆积如山的奏折让杨广都有点喘不过气来。
而且他还有很多重大的事情要考虑,从一大早,杨广便来到御书房,开始批阅奏折。
他打开一份折子,这是吏部的一份任命书,任命西梁朝宗室之后萧铣为罗县县令,这个萧铣是他妻子萧后的侄子,萧后求他给侄子安排一个职位,这份吏部任命也就是根据他的意思下发。
杨广随手在上面画了一个‘敕’,放在一边,他又拿起一本奏折,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这是杨素的最新任命诏书,望着这本诏书,杨广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自从杨谅之『乱』平定后,他便一直在考虑三件大事,迁都洛阳,继承者的问题,还有是朝廷权力布局,随着前天晚上他正式下定决心立嫡长为太子,前两件大事他便已经解决了,然后他将开始着手朝廷的权力格局。
作为一个帝王,讲究的是平衡之术,绝不准许一家独大,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也没有把关陇贵族赶尽杀绝,他要留一部分来对抗北方士族,同时他还要扶持南方士族,形成三权鼎足的局面。
这里面杨素的存在就成为他权力平衡的难点,他不仅是朝廷第一重臣,而且是军队第一统帅,军政两手都很硬,这让杨广深为忌惮,在杨素面前,他感觉自己很渺小、懦弱,他皇帝的威望还比不上杨素的权势,天下人只知杨太仆,而不知皇帝陛下。
无论是从权力平衡考虑,还是从增加自己威望考虑,杨广都无论如何不能再容忍杨素了,当然,他不可能一刀把杨素杀了,那样会引起朝纲大『乱』,那也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毕竟杨素有拥立之功,杨广还一时下不了狠手。
他便用了最巧妙的办法,明升暗降,夺他的政务大权,同时命他营造东宫,不准他返回京城,他也就接触不了朝廷,使朝廷慢慢地将他淡忘。
同时还要打压杨家,使杨家在士族中的地位降低,从北方士族领袖,降为一个普通的二流世家。
对杨家的打压,使杨广不可避免的想起了杨元庆,这是杨家中他唯一想重用之人,他准备在几年后让杨元庆替代长孙晟成为新一代的突厥使,突厥从来都是大隋头号威胁者,突厥使非重臣不能担当,他必须找一个能干、忠心、文武双全、熟悉突厥、『精』通突厥语且和突厥关系极佳的年轻才俊,杨元庆无疑就是最佳的人选,他想不到还能有谁比杨元庆更合适。
将来他还能再辅佐自己的儿子,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愿意成为大隋之盾。
但重用杨元庆又和他打压杨家的策略有点抵触,打压杨家会使杨元庆降低对他的忠心,这又是杨广不愿看到的,他必须想个办法把杨元庆从杨家里剥离出来,使杨元庆不受杨家的影响。
“陛下,杨史令来了,在外候见!”『门』口一名宦官禀报。
“宣他觐见!”
宦官出去,随即传来悠长的高喝声,“陛下有旨,宣内史令杨约觐见!”
......
“陛下有旨,宣内史令杨约觐见!”
一声声高喝下去,片刻,杨约在一名宦官的引导下进入御书房,杨约上前一步,深施一礼,“臣杨约参加皇帝陛下!”
“杨爱卿,旬休日把你召来,朕很过意不起。”
“臣不敢,陛下有召,臣当随时应候。”
杨广点了点头,他从旁边桌案取过厚厚一叠诏书,‘哗!’地扔到杨约面前,“这些诏书朕很不满意,你拿回去重拟。”
杨约吓得一个『激』灵,这已经是三天之内第二次退还草旨给他了,第一次是递给他,而这一次是直接摔到他面前。
他慌忙拾起圣旨,居然有十七八份之多,“臣这就回去让内史重拟。”
杨广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朕没记错的话,这是第二次了吧!”
“是!”
杨约心中惊恐万分,他擦了一把汗,低声道:“是第二次了。”
“朕不希望有第三次,明白吗?”杨广缓缓道。
“臣明白,绝不会再有第三次。”杨约有点绝望了,他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圣上到底有哪里不满意?
停一下,杨广便把话题扯到了杨元庆身上,“杨爱卿,还有一事,是关于你兄长的孙子杨元庆,朕也要和你好好谈一谈他。”
.........
求月票!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