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之类的论点,相对于后世儒家发展到.[,!]"礼在理先",再到更后世一味地教人谦和,退后却从不明白地厘定个人权利"讲礼不讲理"的纯乡愿社会,儒家的,其实是"先讲理,后讲礼"的.
孔子之后,儒家发展一千多年,到了另一段历史中的宋朝,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程度,利益开始更大程度地引导人们的,商业发展.阶级开始变得混乱时,社会需要一套更加明确的规范,甚至于需要一套更加精细的枷锁,去告诉别人.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的位置在哪里.你能追求的东西在哪里.在当时,这样子来确立一个国家,本身确实是最合理的.
理学,其哲学中心便是理,天理.一亿个人组成一个国家,以怎样的方式,这个国家最和谐稳定,这是就天理,而即便在后世,人们也知道大我与小我的分歧,个人与国家的分歧.要从小我至大我,个人肆无忌惮的,就必须被压制和引导.
人的本身,乏善可陈.他也是可能性无限的动物.但仅以社会构成而论,最坚固的社会是什么呢?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最为严格的阶级,但是数千年来,他们国家连一个说得出的起义都没有,何其牢固.儒家在厘定规矩的同时,实际上保留了人们往上走的路,它希望一部分人能够脱颖而出,甚至希望在"某一天",天下大同,人人如龙.也是因此,中国在那几千年间,创立了最为辉煌的文明,而不像印度那般安静死寂.
而对于大儒来说,创立一个学问,有他们本身高深的内涵在内,求的是知己.那时候讲学问,有个愿打愿挨的准则,你愿意学,我才告诉你,你不懂,那多半是你愚钝.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圣贤追求的最高状态,所谓人欲,并非,而是私欲.他们探讨的是一个国家怎样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其中当然也有种种苛刻之处.但作为普通民众或是平头百姓,未必能够明白"为什么",那好,我告诉你怎么做就行了.
到最后,框框条条剩下了,道理上理解的人,却并不多.
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你能理解的,我告诉你道理,你理解不了,那我告诉你怎么做就行了.
理学的条条框框,从来就不是一种人性或学术上的退后,在学术上,它是一次飞跃性的进步.条条框框越多,它确实让人们失去了某些血性,可草原上的汉子茹毛饮血,最有血性,谁愿意去当呢?自理学之后,儒家真正找到了一条贯穿始终的灵魂和基因密码,以至于此后数朝,朝代更迭,儒学却始终不灭,因为不用儒家,就没法治国.
及至王阳明的心学,其核心是"知行合一",这同样是作为圣人的最高追求,是对于善,正心诚意这些概念的最高追求,但相对来说,用作治国,他没有"存天理灭人欲"来得有意义,这只是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只能算是纯学术发展.当然,在后世它甚至被曲解成"我们要如实面对自己的私欲""杀伐果断直面本心",则是最为滑稽的一件事了.
王阳明之后,最后的一个大儒是曾国藩,他的学说重修身待人,由于当时的世界环境,也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只是一场数千年唯有之变局不久便止,儒学被推倒在泥坑之中,他的学说,则只影响了包括毛公,蒋公在内的一大批上层领导人.而所谓圣人,君子到底有多高呢,从曾国藩的一件事里就可以看出:他曾经效仿曾参,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此每天坚持,持续了一个月,最终导致耳鸣,眼蒙,在自我反省中吐血晕倒,因为思虑过甚.而这种严格三省吾身的准则,也是到他老年才能够达到.
及至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究其根由,在于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个人可以使出几十人几百人的力量,可以创造以往几十几百人的生产力.而在之前的社会,无论如何,一个人,就是当一个人用的.儒家也好,种姓制度也好,都是属于这种前提下的人治,如果没有科技的推进,它们几乎可以永远自洽.
但科技的发展要求人膨胀自己的私欲,渴望,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本人治的本质.不被禁锢的人性才能发挥出令人咋舌的巨大光芒,当然,后来变成"不被禁锢的积极向上的人性",后世美国的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西方的文人精神,无不由此中心而来.
儒学终于被推翻了——它也确实该被推翻.但中国人的根子上有着太多儒家的烙印,以至于后来旧文化被统统推倒新文化未生时,有着太多的阵痛.而后世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依旧与西方存在太大的差异.
国人分析事物的方法是由整体到部分的.而西方的科学分析法则由部分到整体.这就是所谓中西方思维形态差异的核心.但由整体到部分,首先需要一个成型的整体.若没有,则只能想当然.而由部分到整体,则只需要严格的逻辑拼凑,不管最后的整体是什么样.总之都可以动起来.这导致了中西方在科学发展上整体差距.
而在社会基础上,西方的自由精神核心在于先讲理,也就是说,先规定每个人有多少的权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