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传七个月,一共码了一百二十万字。这个月的事情虽然很多,但差不多也能码足十九万字,嗯,我还是蛮勤奋的,自我表扬一下,求个订阅)
不管沈淮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沈淮提出的条件却不容拒绝。
国内九四年就正式实施公司法,对公司股东的优先权益以及在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等方面,都有明文规定。
大家都知道沈淮跟梅钢都不是软柿子,无法以势相压,那一切就都得照着游戏的规则去玩。
游戏规则就是,倘若海丰及长青集团,还想收购合资钢厂的股权,就需要高过梅钢的竞价,同时还需要附带收购梅钢对合资钢厂持有的15%的股权。
这个价码,要远远超过孙启义来东华之前的预估。
孙启义就站在路边,眯眼看着沈淮,他甚至搞不清楚,沈淮突然跳出来搅局是针对谁。
针对谭启平、针对谢海诚,还是针对他?
孙启义在商海沉浮半辈子,自然也不会轻易给沈淮这个毛头小子唬住,从容淡定而笑,问道:“梅钢能拿出一亿八千万资金来?”
梅钢二厂就建成投资,但要发挥效益、积累资本,也需要时间。
沈山夫妇将养老的底子拿出来,从孙启善那里周转了三千万美元,以债券融资的方式投入梅钢,才勉强支撑梅钢二厂建成,孙启义就不相信,沈淮这时候还能拿出多少现金出来。
谭启平、谢海诚也都默不作声,就等着沈淮回答不了孙启义的质问,就直接斥责他恶意捣鬼。
沈淮笑了笑,指着身后的横幅,笑着跟孙启义说道:“就凭着我身后横幅上的这一行字,梅钢也能从银行贷出一亿八千万出来,”将手机掏出来,作势要递给孙启义,“你要不信,现在就可以打电话给姚荣华。”
孙启义脸阴在那里,没有去接沈淮作势要递过来的手机。
梅钢二厂的设计年产能是六十万吨,扣除年中大修时间,正常情况下日产量在两千吨左右。
不过,第一次试炉跟正常生产情况是不能等同的,梅钢二厂真要如横幅所言,第一次试炉持续运转180小时就能达产五千吨,完全可以说是获得成功,接下来可以直接投入商业运营。
梅钢年总产能正式超过八十万吨,年产值将超过二十亿,而且梅钢系的总负债水平并不高,这时候借贷两三亿去收购合资钢厂35%的股份,进一步扩大梅钢的产能规模及盈利能力,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并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横幅说不定也是沈淮唬人的伎俩,但孙启义没有办法这时候去打电话证实。
不管怎么说,当初他把梅钢二厂项目说得一文不值,今天也就不能怨沈淮悬挂横幅来打他的脸。
“我们这次过来,主要也是帮忙解决东华市钢的问题。既然梅钢愿意以这么高的价格,接手合资钢厂的股份,那就真好不过。”谢海诚自然不肯叫沈淮随随便便讹走这么钱,他不想去猜测沈淮的意图是什么,见他既然横插一道杠子过来,那他们果断放手,就算沈淮设下什么坑,他们也完全可以不用跳下去。
谭启平眼睛盯着沈淮,脸色阴晴不定的问道:“你不是在开玩笑?”
“谭书记呢,你要我怎么说,你才相信我是认真的?”沈淮忙不迭的叫苦道,“梅溪镇三年前什么样子,现在什么样子,都摆在你的眼前,你以为这是开玩笑能搞出来的?你竟然怀疑我是在跟你开玩笑?你真是冤枉死我了。”
谭启平脸色难看,他一度以为局面回到他的掌控之中,但沈淮总是在想象不到的地方猫着身子候他入彀。
孙启义与谢海诚都打退堂鼓,就算市钢对合资钢厂持有的股权,叫梅钢高价竞得,市钢因此能多达到三千万的现金收益,他也不会觉得他的颜面会有光彩。只会叫别人笑他,堂堂一个市委书记,竟然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苏恺闻、周明下车后,没有凑到跟前来,但都能听到沈淮跟孙谢以及谭启平的对话。
苏恺闻心情复杂倒也罢了,周明背脊都是冷汗。
要是合资钢厂35%的股权叫海丰及长青集团收购了,他可能还会有条活路;倘若这部分股权叫梅钢收购,他实在想象不出,沈淮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容他留在合资钢厂任职。
谢芷也没有凑到跟前,下车后,只是远远的挨着车门而立,远远的看着沈淮那张在谭启平、孙启义以及她爸面前都嘻皮笑脸的脸,她也完全看不透沈淮心里在想什么。
按说合资钢厂35%的股权作价一亿八千万,再以相当的价码,收购梅钢持有的合资钢厂的15%的股权,她们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不过,谭启平此前主导的方案,这部分股权作价是一亿五千万,就因为沈淮半道横插一杠子,价码就突然抬高三千万完成交易,会叫别人怎么想?
沈淮的目的是什么,是争抢合资钢厂35%的股权,在合资钢厂取得跟富士制铁对等的地位,然后利用在产业布局上的先天优势,从合资钢厂谋取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