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七七八章 时机成熟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巴拿马这河位于中美洲的只拿马,横穿只拿马地峡,连接太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粱”吧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之一,另一条为苏伊士运河。

    在运河通航之前,行驶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原先不得不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而使用巴拿马运河后,可缩短航程约15000公里。

    由北美洲的一侧海岸至另一侧的南美洲港口,也可节省航程多达6500公里。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的船只,经由该运河,也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

    巴拿马运河全长八十一公里,水深十五米左右,河宽一百五十米至三百一十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大西洋和太平洋这两大洋二十米,没有两座船闹,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七个小时。

    运河对于军事的战略意义就不说了,要知道日俄战争中,沙皇俄国从其bō罗的海及黑海舰队,抽调各型主要战舰38艘,辅助舰船约20艘,

    组成庞大的远征舰队。由于英国保持中立,不允许俄国远征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俄国人只能由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绕道前往海参崴,一路风尘仆仆,历时半年远征,却在对马海峡遭到〖日〗本海军迎头痛击,除三艘逃往海参崴之外,其余全军覆没,舰艇损失总计达27万吨,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日特兰大海战双方损失的总和还大。

    对于目前已经窃据夏威夷群乌的〖日〗本来说巴拿马运河若是被摧毁美国舰船在太平洋、大西洋之间的航行时间势必倍增,这对于〖日〗本天皇、政府和军队打的,“迫降”美国的主意,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而对于美国来说若是需要绕这么远的道路到西海岸,其国土防卫以及未来在太平洋地区的反攻,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美国及其扶持的巴拿马政府于1903年11月18日签署的《美巴专约》,美国保证巴拿马的独立,巴拿马把运河区交给美国永久占领、控制,巴拿马湾中的一些岛屿,也交给美国使用美国一次性付给巴拿马1000万美元,自1913运河通航起,每年支付25万美元。

    一直以来,美国虽然认识到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性,但通常认为只要菲律宾、中途岛、夏威夷群岛等岛链不失,巴拿马运河遭到攻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仅仅只是在运河两侧修建了若干海防炮台。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太平洋地区局势紧张,美国海军在运河的太平洋一侧,紧急构筑了十余座炮台,同时引进英国的雷达技术,构筑了海岸雷达基站用以监测太平洋方向两百海里的空域。陆军则在巴拿马运河区,紧急部署了一万一千三百余人,包括炮兵、防空兵及装备坦克、装甲车的机械化部队,此外还成立了一个配备侦察机、战斗机及轰炸机的航空队。

    随着去年年底日美开战,日军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打得大多数美国人晕头转向不过罗斯福可没晕头,他敏感地意识到,巴拿马运河是整个西海岸防御圈的核心部位只有巴拿马运河保持通畅,才能有力支持太平洋战场于是刻意加强了对运河区的保护,再次调动三万二千多名陆军到巴拿马,一具需要,随时可以对巴拿马南北登陆的敌人进行反击,确保运河的安全。

    同时,罗斯福命令海军,加紧在运河区修筑永固炮台及工事,将从瑞典采购的博福斯40mm高炮和瑞士购回的厄利孔20mm防空机关炮,集中部署到了运河的船闹和水坝附近,以防止〖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突袭。

    巴拿马及周边地区地势,以山地为主,最高峰海拔高达三千多米,这里雨林密布,山隘险要,沿海一带多峭壁陡岸,美国陆军集结重兵进行防范,日军若是强行登陆,势必要付出巨大代价,即便侥幸攻入运河区,也是得不偿失。

    巴拿马所在中美洲根本就是美国的后huā园,只要能够坚守几天,大部队源源不断开到,登陆的日军只能被包抄、围歼,最后白白地送掉性命。

    日军唯一的方法,就是破坏巴拿马运河的航道。

    不过这一点也不容易做到,虽然现在〖日〗本海军拥有绝对优势,但即便走动用大口径的舰炮,想要破坏开凿在岩石山体中的运河水道,也并非易事。运河唯一薄弱的地方,是运河上保持水位的两座船闹,不过船闹并不是建在靠近海湾的地方,靠太平洋一侧最近的船闹,深入内陆达九公里,其间又有山势遮挡,日军的战列舰就算冒险开到岸边轰击,也未必能准确命中。

    日军最大的可能是空袭,一但大坝被摧毁,处在大坝中的湖水,将一泻而空,整个运河将迅速陷入瘫痪,而修复大坝绝非易事。何况,大坝由钢筋混凝土筑成,闹门则是厚度达到一点五米的钢铁,抗击鱼雷及航弹打击的强度甚至胜过了战列舰的舰体,而闹门宽度不过三十多米,比起命中两三百米的战列舰难多了。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海军再次诡异地出现在了巴拿马湾,给了美国人当头一击。

    珍珠港事变后,日军战列舰队及第二航母舰队留在了夏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