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里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汴梁风月 第109章 人心难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眼色很是茫然,忽而又重重地叹了口气,不自觉地轻笑了一下,方又回到石凳上面,重新拿起石台上的书。

    这本书便是从宝文阁里面拿到的那本《莱公杂言》,这上面的东西实在太过混杂,王贤看了看前面的内容,大多记载的是寇准在朝上和王钦若对质的事情,后面的一些书信也是挺有意思的,寇准竟然写信给王钦若,言辞恳切,想着化干戈为玉帛,谁知当时王钦若根本不想和解,故而连个回信都没有,也让寇准失望了不少。

    这里面英宗皇帝写的批语也是很有趣,他详细说了一下寇准的功劳,随后又说“准亦非完人,然为相可矣,今之无一人可如准。”

    寇准一生大起大落,他青年时代便已经是高官了,三十来岁便为参知政事,得相位,而后又被外放,直到真宗起用,又拜为宰相,景德年的时候,辽兵南下,寇准促使真宗皇帝亲征,功劳极大,直到和王钦若相争,而后又罢相,晚年又被起用,而后又被大臣丁谓陷害,被贬到雷州,最终实在那里。

    他可以算是传奇了,那个时代是风起云涌的时代,宋辽一直维持着不稳定的局面,宋夏关系真是互相仇视,大宋官员内部也有裂隙,内部耗费的实在太大,这些都使得这个时代渲染起来一股要强国的气氛。

    那时候武有卫青,文有范仲淹和后来的欧阳修,都是励精图治的人,寇准这样的宰相已经不能适应那个时代了,所以他不得不退回去。

    王贤轻轻的翻着这书,仿佛是见证着那个时代的一点点的片段,直到翻到最后那一页,又见到了寇准的画像。

    这个画像王贤已经仔细地看过了,但是他根本看不出什么,上面没有题字,没有作者,就在这手抄书的最后一页,看上去颇为怪异。

    他叹了一声,便把这本书放在台子上,这时突然听到外面的喊声,他连忙走过去,却碰到王德明正赶过来。

    王德明见到王贤,立刻说道:“王贤你果然在这里,宝文阁都来人了,要你赶快回去!”

    王贤一愣,他许久都没去宝文阁了,本来到那边也没有什么事,没想到宝文阁竟然来找自己了,他忙道:“那好,我这就换衣过去。”

    王德明急道:“你还换什么衣服,有人在那边等着呢,快过去吧!”

    王贤整了整衣服,便道:“那我现在就过去了,那边来的是什么人?”

    王德明说道:“我也不知,父亲在陪他喝茶,看起来身份也不算低,不过他也等不及了,让你快点随他过去,说宝文阁有急事。”

    宝文阁有急事?

    王贤迷惑了,宝文阁屁事都没有,什么时候还有急事了?他疑惑不已,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却见到一个三十来岁的蓝袍人,此时正和王合说些话,他连忙走了过去道:“未知学士光临寒舍,小子未去远迎,实在是对不住!”

    这个蓝袍人便是史临,他这时连忙站起身来说道:“王贤,你快点随我回去!”

    王合这时也站起来,说了几句客套话,史临只是推搪了几下,然后便带着王贤走了出去。

    他有些心急,一路上也未说话,就这样快步的走着,王贤跟在他的身后,想问一些什么却不知该怎么问,只好也是闷闷地走过去。

    一直到了宝文阁,史临才停下脚步,对着王贤说道:“是吏部的官员过来了,你要被调走了。”

    王贤一愣,随即道:“不是说好了调走明为的吗?怎么会是我?”

    史临摇了摇头道:“这次是吏部直接发来的公文,指名道姓地叫你过去听令,废话别说了,快点进去吧,我们找你那么长时间,估计吏部来的人都急了。”

    王贤立刻走进里堂,早见到里面有好几个人在这里说着话,他们看见王贤走了进来,连忙都站了起来,然后那个吏部来的人站了起来,拿着紫色的纸卷,展开道:“敕令王贤入直秘阁修书,为侍制,通归三省所属,令到即行,敕此!”

    史临见到王贤还愣在这里,不由地碰了他一下,低声道:“快过去把吏部公文接过来啊!”

    王贤这时出声道:“我想问一下,为何不是调任明为呢?”

    他这问的算是奇怪了,众人皆是不知何故,那个吏部官员此时说道:“你说什么?还不快点接令!”

    史临见到王贤还是不动,不由地对那官员道:“大人先稍等一会,待我与王贤说上几句话,老吴,你陪大人喝些茶吧!”

    他这时一把抓住王贤,然后把他拖到外面,满脸不悦地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你有多大的本事了?连吏部过来的公文你也不接了,你还真以为自己是谁啊?”

    王贤无奈地道:“原先不是说好让明为先调走的吗?他毕竟待在这里有一年多了,心中已经生了烦躁之心,如果这次还不让他调走,那岂不是会恨我一辈子?”

    史临皱着眉头道:“原来你是如此想法,但是现在却由不得你了,吏部亲自点名要调走你,除非是皇上下旨,或则谁也没有办法,至于明为,我答应你,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就把他调出去,你现在就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