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里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汴梁风月 第79章 经义策论(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考场上一片肃静,王贤擦了擦头上的汗,头一次握着软毛笔写了这么多字,他还真是有点累,不过看着自己写了这么多,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按照规定,若要离开考场,并要先把试卷写好,然后通告监考者,待检查无误方可离开。

    王贤扭头四处张望,却赫然发现那监考官正在自己的身边,他翻了翻这几张纸,然后挥挥手道:“可以离开,过几日在太学上面会张榜题名,到时候若有你的名字便是代表你进入太学之中了。”

    王贤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出了院子,抬眼却看到那个张平寒正在石椅上坐着,他忙地走过去问好。

    这边风景尚好,由于现在时刻尚早,几乎没有几个人,张平寒正孤坐在此,看到王贤不禁有些吃惊地道:“竟然如此之快?”

    王贤笑道:“止有两题,我答后便出来了。”

    张平寒呵呵笑道:“一道经义、一道策论,考些什么?”

    当下王贤便把这两题复述出来,张平寒呵呵一笑道:“甚为简单,你也不必挂念了,待到后日即可知晓结果。”

    王贤笑了笑,突然问道:“张监理,你认为这民富国富之论该如何?”

    因张平寒任监理官,故而王贤称他为张监理。

    张平寒闻言一笑道:“如此极为容易,钱财取之于民,若有国富必先富民,故而必先富民,而富民亦有保甲、免疫之良法,此数言便可,民富而后国富,国富则稳天下,只要写上几笔便算差不多了,看来考官也算图个懒儿,不想那么费事。”

    王贤装作不经意地道:“如此真能富国吗?”

    张平寒笑道:“你就不用管能否富国,不在其位不涉其政,这些富国之策自然是有那些大人们来定,我等也就是在他们后面表表态便是了。”

    王贤点了点头,又和张平寒说了几句,然后便告辞回去了。

    此时已经过了午时三刻,汴京城又是一场人来人往,王贤走在大街上,随着人流而行,直到新街。

    这里就是集天下之财为一体的汴京,这里就是拥有将近二百万人的汴京,这里就是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城市的汴京,这里就是大宋的汴京啊。

    小民们日夜奔波,但是他看到的虽有一些不满之人,更多的却是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的人,他们每日努力,便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希望会越来越好下去。

    他慢腾腾地走回家,用了大概将近三刻,这时刚到大门,却见到王合就坐在门口,他赶忙上去道:“父亲,你怎么在这儿。”

    王合摆摆手道:“考的如何?”

    王贤笑道:“考了两题,皆是由王荆公的《三经新义》而来,想来希望甚大。”

    王合激动地站了起来,连声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比那个不孝子好多了、强多了!看来我们王家有望啊。”

    王贤一汗,提醒道:“要到后日方知如何。”

    王合却没听到他的话,犹沉浸在美梦之中,王贤无奈道:“父亲,我先进去看书了。”

    他尚未吃午饭,但是已经知道很晚了,所以也就空着肚子,直接走到自己的卧房之中,看了看那些书,和一本有些发旧的书《神宗实录》。

    这是元佑时宰相吕大防所作,其中很多言辞都是诋毁新法,所以在当今皇帝亲政时立刻宣布此书为禁书邪书,着人回收烧毁此书。

    王贤的这本也不知道是王家如何保存的,不过到让王贤得了个便宜,他这几日便一直在看此书。

    神宗时真是风起云涌,当年轻气盛又想着富国强兵的神宗遇到了聪明无比偏又固执己见的王安石,当司马光诸人跑到西京洛阳一住二十年时,当吕惠卿诸人逐渐发迹时,谁能想得到会给大宋带来灾难?

    王安石主张更改法度,不是有一句话:“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他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他的目的也不可谓不好,而他的新法也算是超人一等了,为何却失败了。

    一是急进,二是任人,三是阻挠,四是不合情。

    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就这样的被堵住了,王安石心中不甘,难道神宗心就甘了,吕大防的这《神宗实录》,朝廷争论占了许多,但是王安石雄辩,几乎每次皆可完胜,他的话处处引经据典,让人无懈可击,可是却挡不住那御史台、那皇太后、那蝗灾洪水,终于只到金陵研修古文,神宗虽然坚持,可最后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回顾这个神宗时代,王安石的就是对的吗?

    可以说他的变法真的很超前,不加税而使国富的理论不是空口喊的,就如青苗之法,用青苗钱来借给百姓,然后又回收青苗,民也得利,国也得利,便像后世之中贷款给民增值一般,端的是个绝妙之法,为何却行的如此差劲?

    又如市易之法,可以说是国与民争利了,也可以说是国营企业使用其号召力来增利,本是好事,最后却一团糟,搞得司马光怒道:“市易害人已非一日,不废此法,民不得安。”

    如果王安石和神宗不是如此急的推行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