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山美人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篇 横扫六合 第二章 铁马冰河 第四十八节 新经济动力(3)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银发老者一番话让无锋等三人都陷入了沉思,哈汀的话点中了三人的痛处,以唐族为主的东大陆这一百多年来发展速度大不如前,渐渐被西大陆赶上甚至有超越的架势让无锋一直感觉到忧虑,虽然大唐帝国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单纯建立在军事实力基础之上的帝国是无法持久的,这一点无论是政务院还是军方都清楚这一点,如何让帝国重新恢复昔日笑傲诸大陆的榷风一直是无锋恩考的问题,为此他也和萧唐和苏秦二人进行过多次磋商,秦铁流来帝都规见无锋时,四人也在一起商讨过这个问题。

    探讨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工商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工商业会给帝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西大陆诸国的发展速度之所以突飞猛进得益于他们支持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探险促进造船航运也发展有很大关系,就这一点无锋和秦铁流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而萧唐和苏秦二人也非食古不化之人,一点即透,很快就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利弊。

    但是东大陆和西大陆还是有着很大区别,尤其是在人口问题上更是有很大差异。东大陆人口远远多于西大陆,要想让一个国家保持稳定的发展,保障粮食供应是首要问题,无农不稳便是最经典的拴释,农业一旦歉收,无论哪个国家都将面临困境,尤其是没有充足粮食储备的国家甚至会面临亡国的危险,不是被外敌趁机灭亡就是被国内自身的农民起义所推翻。任何一个君王都不得不首先考虑农亚问题,只有保障充足的粮食产出,才能使得一个国家保持最根本的稳定,也才能让占据着九成以上人口的农民保持安静。

    不过无锋和几位重臣也都同样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庞大地啼国仅仅是依靠农业是完全不够的。来自宋业的税赋收入根本不足以满足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地需要,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必要要有充足的财税收入,而这样一笔庞大地财税收入只能来自于工商业,只有工商业发展起来。才能够为帝国提供充足的财税来源,这一点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传统的鼓励工商政策在百废待兴地时候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商业发展就会呈现出一种停滞不并甚至是倒退的瓶颈现象,现阶段的江南和东海就已经有了这种兆头,王宗奚和卢曼都已经在上书中提及了这一点。单单依靠开辟新的市场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这种手段也许在短时间内能够收到效果,但是随着消费地的工商业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就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在体制上进行改革。

    帝国早在三个月并就出台了《帝国贵族册封法》、《帝国鼓励工商条例》、《帝国私有财产法》、《帝国私有财产继承法》、《帝国土地买卖条例》、《帝国科技创新条例》、《帝国科技推广条例》、《帝国专利法》、《慕工法》、《劳动保障法》等一系列鼓励工商的法律,这一度在帝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是这些法律都在帝国元老院和帝国公民院获得了高票通过,尤其是《帝国贵族册封法》取代最初过渡版的《贵族册封条例》,正式以法律明文规定了帝国贵族地取得除了军功、政绩之外,一个重要来源渠道来自于所拥有的工商产业规模。而工商业规模则主要依靠工商产业投资规模、泰年度钠税额的高低和雇佣工人的数量来决定,这最后一条的详细规定极大的刺激了工商业者的投资积极性,也彻底的打破了昔日一直遮遮掩掩地局面,将工商业者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而《帝国私有财产法》更是以法律明文规定凡帝国公民所拥有的财产受到帝国的保护,包括帝国政府在内的任何组织和和个人财产除非因帝国各级审理院的判决之外不得剥夺私人财产权。这一法律的公布更让许多腰缠万贯的巨贾豪商们欣喜若狂,虽然他们也清楚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但是至少私人财产权不受侵犯这获得了帝国法律地明确确认,而帝国审理院机构的相对独立也让各阶层都对这部《帝国私有财产法》的颁布满怀信心。

    《帝国科技创新条例》、《帝国科技推广条例》和《帝国专利法》的颁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帝国第一次向世人宣示帝国将鼓励和保护新开发和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新发明,并且要用法律形式来鼓励新发明和推广实用那些的新发明,帝国鼓励成立民间科研机构,新的发明创新不但会受到建帝国专利法事的保护,并且还可以根据其实用效果获得帝国科技开发部的巨额奖励,推广新型发明可以获得财政部门的补贴和优惠贷款,这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的颁布极大的刺激各地工商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

    帝国科技开发部和帝国财政部甚至在各大媒体上明确公示帝国701年年度用于奖励新发明和创新的资金将高达三千万帝国金币、既可由机构也可由个人获得、不更任何限制。受这几部法律颁布的刺激。江南文氏独家投资的帝国江南造船研究所、花家和谢家联合投资的江南纺织研究会等一系列民间研究组织开始出现,而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陆续设立研究机构,尤其是像采矿、冶金、造船、纺织、陶瓷、制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这种现象特别明显,他们纷纷设立自己的研究机构,并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研究人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