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之海上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49章 天尾启二年年尾-战局(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质子到台湾,签订投降书向中华靖海王称臣纳贡。没有参加**叛乱的土邦主,保有现在的领地不变,但是同样要向尹峰称臣纳贡。

    在尹峰计划中,对马来半岛土邦的处置也是差不多如此的。

    不过郑芝龙上报尹峰:他认为柔佛国本来就国小人少,如今经历战争与屠杀,原有王族也已经死了不少人,干脆取消柔佛国,把土地分给华人移民。而且,在中华军击败暹罗王军之后,马来半岛各家土邦领主已经吓破胆了,很多家领主已经逃亡暹罗和缅甸等地。现在马来半岛上华人移民已近60万,本地原有的华侨华商也有10万之众,完全可以稳固掌握一些地方的基层政权。那些失去自己领主的马来人最底层百姓,根本无所谓换个什么地方的地主,只要自己有饭吃就行。

    尹峰的大移民计划在南洋范围的执行过程中,无意中形成了几个主要移民区:爪哇、马来半岛南部以及苏门答腊的巨港,这些都是适合大规模农业耕作的地方。中国人无论在何地,最擅长的除了商业,就是农业。在马来半岛,华人在本地的经济实力已经形成了很大优势。

    尹峰再次发觉,自己还是受到穿越前的世界观影响:如今的马来半岛,整个马来世界,并不存在统一的民族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传播到这里的伊斯兰教也不是什么极端派别。不管统治者是哪一族,只要一开始不触动宗教,对于这里的底层马来百姓而言,生活没有什么变化。

    经过与徐宏基、曾山等人商议,尹峰调整了对马来半岛的处置方案:凡是参加围攻马六甲的土邦,一律取消领地,土邦主家族留500亩地自给自足。其余所属土地一律没收,除公司保留一半作为中华军军屯和移民专用外,其余土地来年将由中华公司丈量后,向全国各大商家公开拍卖。

    先期参加反叛,后来及时倒戈帮助了中华军的彭亨、吉兰丹等土邦领土范围不变,不过要缴纳一笔罚款,并且派质子来台湾,签订称臣纳贡的协议。北大年因为是暹罗国属国,得等到和暹罗国的战争告一段落后再另行处置。

    到了天启二年九月底,南洋地区的大规模战争已经停止。无论马来半岛还是苏门答腊岛,只剩下少数顽固分子躲在深山密林中待机而动,中华军可以说已经完全控制局面。

    南洋在短短十几年内的第三次大战已经结束,中华王尹峰巩固了对整个南洋群岛及马来半岛的控制。

    战局还剩下一个小尾巴,那就是暹罗。

    台湾舰队在攻占北大年之后,拔锚扬帆,顶着西北风北上暹罗湾。数日之内舰队的大炮已经对准了湄南河河口,沿河而上,既可以到达阿瑜陀耶城……华人们称为大城府的暹罗王朝中心。

    这时,河口的暹罗渔船、帆船照样在干自己的活,对远道而来中华军舰队完全没有戒备心。中华公司挂着蓝底中字旗的帆船是经常在这里出现的,所以暹罗人毫无防备;另一方面,暹罗军在吉兰丹战败的消息,至今还没传到这里,甚至嵩贪王陛下也还不知道自己的军队已经惨败。

    麦德和台湾舰队一伙提督-现在战舰舰长一律称为提督-面对和平的居民,却也不好立刻开炮。于是舰队放下一艘蜈蚣艇,载着信使登陆河口岸边一座炮台。炮台上暹罗守军虽然知道王军南下去北大年作战,但是搞不清对手敌人是谁。他们还以为中华军舰队只是路过此地想来避风,热情欢迎了几名使者。

    这几名被挑出来做使者的,以前都是中国商船水手出身,来过暹罗,会说流利的暹罗语。他们见到了热情招待的暹罗官兵,有些华裔出身的暹罗兵还和他们攀老乡关系。这些暹罗士兵以前经常和路过的中国商船做生意的,这一次他们也想和如此大规模的船队做生意,大赚一笔。一时之间,几名台湾舰队的使者差点忘了自己的使命。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