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更何况还得分兵防御汉中方向的明军跟黑龙口堵住的明军。
本来心情愉悦的载衡在两次发起对商洛城的进攻都失败之后开始感到愤怒,该死的明军居然在黑龙口还剩下这么多的部队。这两天南北两路清军对黑龙口发动的进攻极为不利,明军士兵就像吃了一样疯狂好斗。而且明军原有的两道防线阵地基本没有受到过攻击,因而工事保存完好,山顶的明军工事居高临下,跟明军原有的山两侧阵地和地面阵地配合形成的交叉火力威力无比,任何想要靠近的人或者装甲车都会被密集的弹雨跟蜂拥而至的炮弹撕成碎片。
久攻不下的清军逐渐放缓了进攻的速度和规模。这个错误无疑给了李翰祥的部队一个极为宝贵的调整机会。所有不参加战斗的士兵轮番休息轮番上阵,山顶的工事跟连通两侧山体的三道交通壕在两天之后迅速搞定,山腰处的原有暗堡被逐渐扩充成可以容纳更多人和物资的坑道,虽然现在这几处坑道还很浅,数量和容积都不足以容纳先有部队全部进入。但配合原有的山洞系统和地下掩体部分已经足以应付清军的人海战术和炮火覆盖了。
黑龙口阵地上几乎所有的官兵没有人休息,累的干不动就坐下喝点水吃些干粮,吃喝完毕之后再接着挖。曾经做过旷工的战士指挥其他人使用炸药把山洞里的小坑一点一点炸开并清理干净。山上的浓密树林提供掩护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支撑立柱和覆盖交通壕的顶部支架。最后李翰祥下令每个人一天必须睡上六个小时,睡觉时间不到六个小时的任何人所在的连排都要受处分。于是在各级军官的严格监督之下,各个坑道内经常看到在自己的连排长们的连拉带骂下一群累的快要趴下的士兵们迷迷瞪瞪地回到自己的休息处倒下就睡,而换上来的一批人瞪着熬得通红的眼睛一上来就拼了命地开始挖掘。在清军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商洛城的那段时间里,李翰祥手下的一万多人硬是在作战间歇时间里把残余地段的两侧山体里挖出了十几条深度达到五六十米的坑道。坑道内部相互连通,主要火力点基本都设置在坑道口处。清军的进攻基本上都被挡在靠近防线的几百米分为内,来自两侧坑道口的交叉火力让无数次发动集群冲锋的清军部队伤亡惨重。战斗间歇时明军士兵不得不冒着清军阵地上的冷枪爬出去清理阵地前沿堆得跟小山一样的成堆的尸体。连着下了几场雨之后腐烂的尸体被雨水一泡发出的臭味熏得人无法呼吸。李翰祥没办法就派人到清军阵地上要求他们派人到自己阵地上收尸。
清军将领中有些人不愿意让手下做这样的事,借口这样的事影响士气。可是大部分的下级官兵们却非常希望死去的弟兄们不用抛尸荒野可以入土为安。至少这个时候的中国人还是很在意死了之后是不是会变成孤魂野鬼的。不管是明军出于何种目的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于大部分清军来说都是非常愿意把根自己一个锅里吃饭的同袍兄弟安葬入土的。最近的几次对黑龙口发起进攻的清军部队是来自甘肃和宁夏的回族军队,这些信仰圣战的伊斯兰们凶悍无比,一上来就是几千人的集团冲锋。所有的伊斯兰士兵无视身旁的战友血肉横飞的残破肢体溅满自己的脸庞,无视明军的密集弹雨。像凶猛的狼群一样对明军的阵地发起一波接一波的冲锋,明军的机枪手的双肩已经被震动的机枪把手震得失去知觉。
尽管大批的伊斯兰士兵都被打倒在冲锋的路上,但是由于人数实在是太多了,还是有少量的士兵不顾一切地冲到坑道口附近趴在地上与明军对射。甚至有的从极小的射击死角切到洞口往里扔手榴弹,尽管最后所有的清军都被消灭,但是如此强悍不要命的打法还是造成了明军一定的伤亡。
但是在明军连续派出信使想让这些伊斯兰把战死的将近一万人的尸体取回来的时候,这些顽固无比的伊斯兰教徒们沉默了,甘军首领也是当地宗教领袖的马鸿臣亲自出来答复了明军的信使,并对明军的人道精神深表感谢。当天夜里,五百名不带武器的穆斯林跟随明军信使走到明军阵地上把所有的清军士兵尸体都抬了回去,就在明军坑道口可以看得见的远处把这些尸体跟大量的木材一层一层堆积在一起淋上汽油点燃。首领马鸿臣亲自出来为亡灵咏念超度经文。所有的穆斯林士兵都围在熊熊燃烧的火堆跟着马鸿臣高亢悲壮的咏经声音一起唱和。声音传出很远,明军的士兵们静静地看着远处的这一幕。
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幕的李翰祥立刻手书一封亲笔信让刚刚回来的信使跟一名西南地区的回教领袖家的弟子把信送到马鸿臣手里。
焚烧尸体的仪式进行了差不多整整一夜的时间,明军信使也站在后面一直等到仪式结束。当两个人在清军士兵带领下把李翰祥的亲笔信交给马鸿臣的时候,马鸿臣接过信封看也没看就直接撕掉了。他对明军信使说感谢李司令员对穆斯林的另眼看待,能让这么多的兄弟得以圆满升天。至于别的事情还是等两边打完这一仗再谈吧。接着让卫兵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