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万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卷 纵横南北 第三十二章 反复风云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火炮轰击,把两万御林军给我上去,用人垫,也要打开缺口!”

    现在已经是在用人垫了!!

    明军右路的进攻相对顺利,已经连破敌人两道木栅栏,正在向山坡进攻,只要占据了山坡,就可以实现左旋,直扑缅军中军。

    到那时,缅军失去统一指挥,同时在明军左翼的突击之下,他们会被压缩在一片极为狭小的空间之内,明军占据优势的火枪,就会对他们进行疯狂屠杀。

    尤世功紧急鼓动明军全力上坡,突然,山坡上的缅军,开始一齐用三万余只火枪密集轰击!

    原来,颂云将缴获的大部分火枪完全用在了左翼,像是料定了今天明军的主攻方向是这里一样!

    将领的事先判断能力,是天赋,任何庸才是无论如何勤奋也学不来的!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很多: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明明兵力处于劣势,但仍然坚持预留精兵封锁湖口(在生死之战前敢于分散兵力,这正是行别人所不敢行);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将主力炮兵预先放置于冰湖旁的小山上(这可是孤注一掷);

    孟良崮战役当中,当粟裕得知张灵甫与两侧的李天霞和黄伯韬的距离都是四十公里时,就下定决心虎口拔牙,敲掉整编第七十四师这块蒋介石的心头肉;

    辽沈战役当中,林彪在塔山阻击战最艰难的时刻,在塔山第一道防线被敌人突破的时刻,也坚持绝不动用总预备队一纵……

    都是高人!

    只是可惜,颂云的才能再高,也必须通过缅军普通士兵的奋战才能实现。

    而现在的问题是,缅军士兵英勇有余,而才能确实不足。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这辈子第一次接触火枪,短短十几天的突击训练,在军官们手中藤条无情的鞭笞之下,他们总算学会了装药,击发,但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完全学会瞄准――――瞄倒是瞄了,但因为弹药实在有限――――缅甸落后的工业几乎生产不了这样多的火枪弹药,缅甸几乎所有的弹药都购买自英国或者缴获自大明军的,颂云下令节省弹药――――所以实际上大多数缅军士兵并未放上几枪,就稀里糊涂的变成了“火枪兵”!

    而大明要培养一名火枪正兵(射击手),最少要让他实际击发三千枪――――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很多,甲午中日战争当中的辽东战场,中国湘军手持先进的德国步枪,争先恐后的向日本军队射击,却连基本的瞄准都不准确,他们不顾一切的将弹药打完,然后狼狈的做人家日本人精确射击的靶子――――他们大多数连卧倒也不会。

    历史无情的证明,落后国家即使掌握了先进武器,也多半仍然会一败涂地。

    颂云这个精打细算的决策今天导致了一个大的结果:缅军火枪手争先恐后的向明军方阵倾泄火力,但他们根本打不准,命中率实在太低;而他们的装填速度又实在太慢,而且居然是个人顾个人,自装自射,也没有轮流射击,使得这样的生死大战,竟然有点像是乡下的狩猎比赛,乱七八糟,没有什么巨大的威力。

    此时明军如果再抓不住机会,就真的和猪猡差不多了。

    关键时刻,就见一名身形矫健的明军十夫长,竟突然像一条闪电一样冲出本队,在雨点一样的枪弹中风一般的跃过缅军的第三道木栅栏!!

    里面的缅军正忙于装药射击,谁能想到天上会掉下一个程咬金?!

    那名十夫长挥舞大刀,连砍翻了十几个缅军,然后转过身来,挥刀猛砍木栅栏,几下之间,就砍开了一个大洞!!

    外面的明军发一声喊,十几个胆大的一拥而入!

    可惜那名十夫长在这十几秒钟之内,后背被连砍几刀!

    他居然又转身,又砍翻了好几个敌军!!

    明军终于掀翻了一大块木栅栏,数千人马蜂拥而入,双方拥挤到一块儿,捅,砍,砸,削,掐,咬,捶,成堆成堆的的从山坡滚到坡下,一时间形成了一锅沸粥!!

    刘彪对战场的血战不感兴趣,而是用望远镜紧紧盯着那个壮士,现在这个勇士正倚着一段木栅栏喘息,看样子受伤不轻。

    刘彪叫来自己的卫队长:“你去把那个壮士给我救回来,要是救不回来,你就撒泡尿把自己淹死吧!”

    亲兵队长接过他的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好一阵子,信心十足的领人走了。

    战场上找人固然不容易,却也不是做不到;现在最大的难题是,能否在这个英勇的壮士被千军万马踩成肉泥之前找到他。

    颂云看着混战成一团的左翼,笑道:“大明也不过如此,传令左翼各部死守待援!”

    他又将望远镜转向中路,中路的死战还在继续,缅军依仗数量上的的绝对优势,已经站稳了脚跟,但要想攻入纵深,一时也无法立刻做到。

    颂云道:“命令我的直属近卫军一万人,从中路那条无人注意的土沟隐蔽的摸上去,直插明军中军!我要他们打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