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军和杜基军在瓦尔镇附近的决战最终以杜基军的大败而告终。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在十万左右,不过由于风军先一步歼灭三万杜基军,使风军早早确立起兵力上的优势,这也成为了风军取胜的关键。
瓦尔镇之战,是提亚战争的转折之战,此战过后,杜基军主力折损大半,元气大伤,不得以,只能被迫的选择放弃围攻提亚城,全军向北撤退,先前在提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也随之荡然无存。
另一边,风军则通过此战在提亚名声大振,梁启的运筹帷幄,上官元让的骁勇善战,也被提亚人传的神乎其神。直这个时候,提亚人才开始相信,风军是真心援助提亚,并非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
而后,提亚各地的反抗势力也纷纷主动来找风军,表示愿意协助风军,共抗杜基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且说雷米·阿扎宝,率领三万左右的杜基军残部甩掉风军的追杀,向北方撤退,同时又派人去往提亚城外的连营传令,让驻守在那里的两万杜基军一并向北撤。他撤退的目的地是提亚的北方重镇,日暮之城。
不过正当雷米·阿扎宝一部向日暮之城撤退的时候,半路上正好碰上堵截的风军,也就是关汤所率的那两万风军。
风军人数虽少,但毕竟是以逸待劳的等在那里,保持着全盛的战力,而杜基军兵力虽众,可都是些残兵败将,又刚刚经过一场大战,将士们疲惫不堪,军中伤者甚众,在关汤想来,击败对方易如反掌。
可交上手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现在杜基军已不是为国、为王作战,是为求生而战,人们都很清楚自己再无退路,只能拼死一搏,要么突围出去,要么就得死在风军的手里。在这种心态之下,杜基军的残兵败将们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即便是负伤的士卒也拼命的前冲作战。本以为胜券在握可轻松取胜的风军反倒被战败后还如此凶猛的杜基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双方交战还不到一个时辰,风军阵营便被冲散,大批的杜基军透阵而过,突围出去。
这还多亏杜基军以为风军会从后面追杀上来,不敢恋战,破阵之后仓皇而逃,不然还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呢!等敌军全部突围走,关汤赶快把己方的散兵游勇们收拢到一起,再清点人数,伤亡不下五千之多。
唉!关汤心中感叹,自己本是来阻杀敌军的,现在倒好,反被敌军杀死杀伤五千多兄弟。他无心再去追杀敌人,垂头丧气的率军撤退,结果还没撤出多远,又碰上一支杜基军,这支杜基军是从提亚城外的连营撤退的那一波。
两军碰面,没有二话,又展开一场恶战,士气早已被打压下去的风军又一次战败,这回比刚才的那一战还惨,伤亡了一万人左右,关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率领残部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
远在风国的子缨都已算到己方在提亚一定能取胜,派关汤来就是让他来立功的,可关汤还真是未辱没他的绰号,不战则已,战之必败,在风军主力取得一场大胜的情况下,还是把两万的生力军打剩下几千人,铩羽而归。
纵观战局,他没有一处指挥失误的地方,但结果还是如此,也许正如唐寅当初所说,关汤时运不济,能力再强,也不适合担任一军主将。
不管关汤败的有多惨,但风军在提亚的整体战局已占有了绝对优势和主动,并顺利解了提亚城的被困之危。
当三水军抵达提亚城的时候,提亚国王杰拉尔·哈代斯迪亲自率领提亚的文武大臣出城迎接,以国君之礼款待梁启及三水军众将。
提亚方面客气有加,对风军尊崇到极至,梁启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忘乎所以,他下令严禁三水军将士私自入城,全军暂时驻扎在城外的杜基连营里。
这里毕竟不是本国,梁启也得考虑到避免这方面的问题,而且把己方大军驻扎在城外,也可以减少己方将士和提亚人的接触,避免双方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
被困快要两年之久的提亚城现在终于脱困,城内的百姓自然是一片欢腾,无论男女老少,皆满脸欢喜,如逢节庆,提亚城也不再象上官元让初来时那么死气沉沉,又恢复到往日的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梁启责令三水军不能入城,可他没下令禁止提亚人进入军营,很快,大批的提亚百姓成群结队的从城内出来,带着三分恐惧七分好奇的心理进入连营,四处参观,不少有头脑的提亚人还带来饰物、特产来向风军贩卖。
对于这些,梁启不再多管,现在他要考虑的是下一步如何作战,怎样能把杜基军的残余势力彻底逐出提亚。至于天鹰军增援过来的援兵,梁启没有留下,让他们全部返回风国,他请天鹰军入提亚作战是未经过唐寅首肯的,他也不敢留天鹰军在提亚的时间过长,不然朝廷真责怪下来,他可吃不了兜着走。
在天鹰军临回国前,梁启很大方的把缴获的战利品分出三成,送给天鹰军,此战天鹰军也有伤亡,这些战利品算是弥补天鹰军的损失。
杜基军溃逃的时候未带任何家当,他们在杜基收刮的钱财、金银珠宝以及全军的辎重、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