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在唐寅离营的这段期间,南方战事又发生了变化。
魏征率领宁国西部军奉严初之命南下,前去与莫军作战,但以萧慕青为首的平原军穷追不舍,不管不顾的深入宁国腹地,大有不把魏征一部歼灭不罢休的架势。
深知平原军作战的凶狠,魏征不敢与其硬拼,说是奉命南下,实际上就是被迫南逃。
魏征先是率部由河西郡南下逃入武曲郡,休整还未到一天,后方探马回报,平原军已追杀上来。魏征无奈,只得传令全军,起营拔寨,继续南下。
可能河西大营一战,魏征真被平原军吓破了胆,他每逃入一城,只要一听平原军杀到,连抵抗都不抵抗,弃城便跑,连带着,城中的地方军也跟着魏征跑。
魏征是进一城,平原军就攻一城。
西部军在魏征的率领,如同丧家之犬,先是南下进入武曲郡,又西逃进入淮阴郡,最后再继续南下跑到佳尚郡。
一路之上,宁国西部军连入七城,也连弃七城。
平原军虽然成功攻破七城,但并不分兵占领,破城之后,充其量就是在城中搜刮补给,然后直接穿城而过,紧追西部军不放。
萧慕青也早已打定了主意,魏征丢给自己再大的甜头他也不要,这回就是要一鼓作气致魏征一部于死地。
佳尚郡的形式太复杂了,宁国地方军主力、莫军主力还有风国的三水军全聚于此,三方的交战本就进入胶着状态,现在随着魏征一部再近来,后面还跟着平原军,佳尚郡的形式就更加混乱了。
全郡各地,到处都有军队,有时候就算迎面碰上了都分不清楚那是敌军还是友军。
按照魏征是意思,在佳尚郡也不能停,南方因为已被莫军占领,不能继续南下,应改变方向,向西进发,回西部军的老家。
不过这时候他的部下们和他出现了意见分歧。
西部军受平原军的追杀,战不敢战,一路南逃,那还可以说是奉王命南下增援,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佳尚郡,若不交战,再向西逃,可就要被冠上临阵脱逃的罪名了,魏征或许不在乎,但西部军的众将可在乎,魏征或许不要脸面,但西部军的将士们还要脸面呢。
当魏征传令西去的时候,全军众将领齐齐找上门来,人们的意见大致分成两种,一种是己方与佳尚郡的地方军汇合一处,与风、莫联军决一死战;第二种意见是不与佳尚郡的地方军汇合,独自与后面追来的平原军展开决战。
反正不管是哪种意见,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能西逃,要留在佳尚郡死战到底。
并非西部军众将不知天高地厚,而是这一路逃亡下来,众人的心里都憋满了怨气,宁愿战死,也不想再逃了。
另外西部军在逃亡中收拢了大量的地方散军,仅仅是连弃七城,跟随他们一同逃亡的地方城军就有七万多人,现在全军上下,兵力已接近二十五之众,而后面追杀的平原军才区区十万人,二十五万对十万,即便对方作战再凶狠,己方也未必会落败。
魏征不是没想过与佳尚郡地方军兵合一处,但如果合兵,那么就要面临莫军、三水军、平原军的三面围攻,形式不容乐观,如果独自与平原军展开决战,即便己方有二十五万之众,但他心里仍是没底。
他还想力排众议,坚持西逃,不过西部军的众将都不干了,最后甚至演变到*宫的地步,要么魏征自己西逃,要么留在佳尚郡作战,总之要跑,西部军是不跟他走了,要战,西部军全军依旧听从他的指挥。
2011-1-123:26回复
巫师
空晓隐
241位粉丝
3楼
事情到了这一步,魏征也没辙了,他并不怕死,之所以西逃,是想为宁国留下一支生力军,但现在全军将士都不愿意跟他逃走,魏征又哪能自己跑路?权衡利弊,没有办法,他也只好选择留下,并决定与平原军一决雌雄。
双方的决战地点选定在佳尚郡西北方的春晓平原。
此战也是风宁之战中最为著名的春晓之战。
宁军方面,是以魏征为首的西部军加上地方散军,兵力达到二十三万余人。
风军方面,是以萧慕青为首的平原军,兵力接近十万。
双方的兵力合计三十多万,在春晓平原展开了一场你死我亡的大战。
宁军的布阵是把最精锐的西部军放在中央,魏征亲自坐镇指挥,两翼为地方散军,配合中军战斗。
而风军方面的布阵则截然相反,萧慕青把平原军的精锐全部放到两翼,其余兵力组成中军。
双方的军阵在春晓平原上排展开来,放眼望去,双方的阵营分的清清楚楚。
一边是黑,黑中带红,一边是银,亮如镜面,不过宁军的兵力毕竟比风军多出一倍有余,军阵看起来也极为庞大,铺天盖地,象是给草原铺上一层银装。
交战之前,萧慕青特意把麾下的偏将、兵团长全部叫到自己近前,环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