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楼兰情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皇五帝 黄帝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节,次妃彤鱼氏女,次妃名嫫母,班在三人之下,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

    臣属:炎帝、应龙、风伯、雨师、天女、仓颉、风后、伶伦、力牧、常先、大鸿神皇女魃等

    子孙: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另外,青阳、苍林与姬同姓。而少昊(己姓)、颛顼(次子昌意之子)、帝喾(长子之孙)、唐尧(长子玄孙)、虞舜(次子八代孙),以及夏朝、商朝(子姓)、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这样一来,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多见了.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黄帝同炎帝并称华夏民族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祖先。以他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帝诞辰:

    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黄帝”的说法。

    诞生:西元前24世纪,河南新郑

    驾崩:西元前23世纪

    即位:西元前24世纪即位。

    葬地:陕西省延安府中部县桥山

    轩辕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国语.晋语》及《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战国策.秦策》记苏秦把“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与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武王伐纣并称,表明这是黄帝一生中主要的战绩。黄帝族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传说轩辕黄帝入主中原后就活动在河南新郑、禹州和新密的具茨、萁山一带,在这里留下了大批古迹和动人的传说。比如在大鸿寨的练兵场,藏兵洞,在逍遥观一带的修道庵以及他辞别群臣的散驾之地散驾村。而他群臣的封地也多在这一带。比如风后的封地封后顶,力牧的封地称力牧场、方雷的封地方山,雍氏的封地雍城,以及他在这里见大隗,广成子的地方等等。

    [编辑本段]

    【黄帝故里】

    关于黄帝籍贯,绝大多数古代文献记载黄帝故里在有熊(今河南新郑),也有个别观点主张“昆仑说”、“天水说”、黄帝故里---河南新郑“姬水说”和“寿丘说”。后面的几种观点,早已经被学术界一一驳倒。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山东曲阜人孔安国为了提高他家乡的知名度,谎称黄帝生于寿丘,受其误导,西晋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附和了一下,当时就有人指出了皇甫谧的错误。孔安国篡改历史严重,其观点也早已经被历代史学家用如山的铁证驳倒,经其染指的书也被称为《伪古文尚书》。从春秋时期起,郑国名相子产就曾带领民众登具茨山祭拜黄帝,战国时期魏国的正史《竹书纪年》对黄帝故里在新郑有明确记载。对于黄帝故里在新郑,历代文献记载很多,新郑的古迹也很多。特别是十几年前发现的“具茨山天书”和“具茨山岩画”等远古时期遗址,进一步肯定了新郑的黄帝故里地位。学术界早已对此达成共识。

    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这是国内史学界的共识。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都可以佐证,并且有20多处黄帝时期的历史遗迹可以佐证。新郑黄帝故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唯一的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中华第一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郑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