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楼兰情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卷 历代书法大家 第二一三章 贺知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旗分夏物,专讨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钲传:一作钲吹。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莲曲

    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家:一作离乡。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答朝士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董孝子黯复仇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断句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编辑本段]

    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三、四句转折活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非常自然的问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七绝:“离别家乡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