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搅乱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百一十三章 夏口之争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有东进平定孙策,统一半壁江山的忧虑,现在有这个诸葛亮一分析,曹智之前的忧虑都是显得有得放失,一切未雨绸缪的准备都是朝着这些看不见的软肋进行的。

    郭嘉此时倒是没有多少钦佩说出这些隐患的诸葛亮的,顶多认为他的确聪明,看待问题敏锐、独到,见别人所不见。但对曹智是真的佩服了,而且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能让历史第一“王佐”之人,钦佩是不容易了,但郭嘉不知他现在这个主公脑子里整整比他多了上千年的见识和经历,又怎能不叫人钦佩呢!

    “那么我的军师,我们的下一站就去夏口吧!”曹智扶起郭嘉后,对着皓月长吐一口气后,目光炯炯的对着东面的夜空道。

    “对,我们去夏口!”郭嘉同样也是一脸満挂喜悦笑容道。

    之前曹智的军马在和张允驻守江陵的军马已经实现了换防,而占据江陵后的曹军内部一致认为此时应该南下乌林,在渡江后从侧翼攻击孙策拥有的江夏数县和他们驻扎在那里的兵马即可,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是比较正确的战略部署。

    而曹智却提出了与之截然不同的部署方案,他要求占领江陵的军队,直接从汉水进驻夏口,以那里为前线,直接面对孙策。而驻防乌林,由侧翼迂回任务则交给蔡瑁、张允的荆州新投降曹智的荆州水军完成。并且还要交托蔡瑁、张元等人什么固守这一地区,先开展防止病害的工作。

    曹智的计划一提出,就招致郭嘉等人的反对。因为这不但违背兵贵神速的军事常理,放着大江快捷的水道交通不走,绕道走支流汉水,还将自身大军压进孙策的庞大压力和应有的速度优势,弄得荡然无存。还要新投降的荆州降军,由他们的旧将指挥独立防卫从夏口转过来,进入大江的重要战略要从乌林,郭嘉等人也表示了不放心。并且这也不符合曹智一贯的小心谨慎做派。

    之前的忧虑在诸葛亮一席话后,不但使曹智欢欣雀跃,也使谋略超长的郭嘉豁然开朗。并且也使郭嘉重新认识了这个一直被曹智倍加推崇的诸葛孔明。

    其实同样是谋士的人就像武将之间比拼武艺一样,相互之间也有不服或妒忌的念头。只不过这些搞脑子的人,不把这些事放在明面上罢了,喜欢暗地里较较劲。

    郭嘉虽说是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但他绝不是圣人,而且年轻气盛,所以自然有妒忌心理和不服气的感觉。对曹智连面都没见过一面的一个山野弱冠青年,一直推崇备至,心下一直感觉不是很好。郭嘉先前对诸葛亮的认识只有一个诸葛瑾的弟弟,诸葛玄的侄子而已,但今日他折服了,折服于曹智的眼光和诸葛亮的独到。尤其是曹智事事预设在前,这是绝对一个绝世圣主的表现,郭嘉此时感到何其幸也。

    接着曹智和郭嘉又对那份曹智的作战计划,做出一些必要的改动。奉命驻守乌林的荆州军,改为屯守对面,在乌林在上游一些的赤壁,这是针对诸葛亮提出的洞庭地区特殊风向,而采取的直接先占了上风的有利地形。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天子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继续代替马腾统领关西的部队,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许都,其实就是要他们作为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让曹智放心。马腾因为威慑与曹智的军事实力和上次他们参与董承的血带诏之事,曹智对其子网开一面,放回他小儿子的感激,最终还是同意了由钟繇一直在中间牵线搭桥,苦口婆心劝慰进京任职方案。

    安定后方的这些事其实之前曹智这个团队已经在做了,这些问题不是只有诸葛亮能看到的,荀彧、郭嘉、贾诩、程昱他们一样也注意到了。

    而在这之前,荀彧已经派了程昱和孔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出使邺城。他们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说服袁绍,曹智出兵江东完全是为了报仇,并不是想扩张。并且要袁绍感到曹智在荆州,在江东越是把战事打得越大,越是损兵折将,就越是好。要造成这等于是在帮袁绍的忙,变相的消耗了曹智的实力,壮大和巩固袁绍的势力。

    当然这做到不容易,有好些事也不能只靠程昱和孔融自己去说,就能成事的。还要靠收买、贿赂袁绍身边的一切谋臣,并且孔融作为这次曹智外交使团中的一杆枪,也期望他的耿直,他的书呆子气,能往有利于曹智的方向促成这件事。此次出使邺城依然有孔融为表面上的正使,但一切决定权都有副使程昱把握和决断。孔融就是那种面子要好大喜功的人,不让他操心一些烦人烦心的琐事,只让他风光无限,他是愿意的。

    袁绍遇事反应慢,特别是这种极其具有转折性的决断,他会犹豫,特需要听取多方意见等袁绍的性格、遇事处置态度等都被曹智列为可利用因素在内,也是可以给出使的程昱与可趁之机的袁绍软肋。

    曹智、荀彧也知道这件事的难度,所以他们给程昱的最低限度是只要拖住袁绍一两个月即可。

    #######

    朝霞洒在浩瀚的江面上,像燃烧的火,像流动的金。

    在从江陵往夏口的汉水江面上,无数战船正破浪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