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搅乱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百三十五章 屯田都尉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没等枣袛高兴几分钟,不同的声音立即响起。只听一向老成的荀彧提出异议道:“如果按照枣先生的说法,按田多多收租,田少少收租后,会不会造成很多屯田客不愿在多开荒地,尽量守着现有的田地维持现状呢?”

    “嗯?”大厅里立时静了下来,对于农民的保守,或是惰性,是有这种可能。既然种的越多,就要上交的越多,这会不会造成很多人不再去扩大屯田,而更多的是安于现状呢?

    根据曹智对现代激励因素的了解,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不大,但一时要他用那么新的观念,去驳倒荀彧的担忧,还真让曹智感到一时无从下手。

    而会场内的官员,却在荀彧说出的担忧后,迅形成了争论。大部分顺着荀彧的观点,寻找到理论依据,开始反对枣袛的分田之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满足于去年的收益,纷纷认为这样蛮好,无谓的改来改去,出了纰漏可就得不偿失,还有可能乱了现在良好地根基。

    而枣袛却据理力争,很快也赢得了年轻派,如任峻等人的支持。他们年纪都不大,相对荀彧的沉稳,据有更强烈的冒险精神。任峻粗略的一算,就拿他刚从颍川查获回来去年收成,要是推行屯田,并用枣袛的分田之术合算的话,仅这一地就能多收五万斛粮食。这种预期大幅增长的数字刺激着,像任峻这样的少壮派,所以他们站在了枣袛这边。

    当然站在荀彧这边的保守官员,还是占大多数。两帮人争来争去,争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最后还是把决定权,交到曹智手里。

    曹智现在处理这种政见不一的情况,已是很有心得。对于两帮人的争论,他一直听着,偶尔表达一下,对某一方讲得特别在理观点的赞赏。但一直没实质性表态,到底站在那一边。他个人肯定倾向枣袛的观点,但现在不同于他在扬州了,现在他掌控着偌大一个朝廷,等于是一个国家。作为实际统治这个朝廷的人,一定要让手下的人充分有机会各抒己见,人尽其才,要恩威并施,该什么时候示威就示威,该安抚、笼络就笼络。

    曹智现在就要先笼络荀彧一方的反对派,肯定他们说的有理,但也不急于否定枣袛的观点。反正这天的会议,也没讨论出个结果,就散会了。

    会后,曹智单独留了枣袛一起吃饭。两杯“九酝春”下肚,曹智就问枣袛“分田之术”的具体实施细则。

    枣袛本来低着头在喝闷酒,一听曹智竟然问道细则,立即疑惑的看着曹智。因为今天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对这个方案可行性上的讨论,还没人深入的问枣袛具体细则。

    曹智哈哈一笑,坦白的对枣袛道:“我可是百分之百赞同你的方案的!”

    枣袛一听大喜,随即这酒也喝的更是爽快了。当枣袛乓乓说完他是如何按产量分成的细则后,曹智给他作了补充,和略微的改动。

    枣袛认为最合理的分成方案是六四开,即官家要屯田客年收入的六成,四层归屯田客。这已经是很厚道的一种分配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农民的疾苦。

    曹智充分肯定枣袛的想法,只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安定,进而走向繁荣、富强。但曹智认为枣袛的方案有些笼统,也没兼顾“计牛输谷”方案中提取精华部分,使其在新方案中得以延续。

    曹智提出,凡是租用官家耕牛、用具的,就按六四比例提成,而不用官家耕牛的,就按五五分成。这样不但更显公平,还可以激更多的社会中资产阶级,或是富户,也参与到屯田之中,更好地繁荣屯田,吸纳民间资金也投入到屯田事业中,这比官家一家出资,来推进屯田,要来的更好,更多样性,更可以加推进进程。

    不知不觉中,曹智和枣袛就更多的细节,商谈了一夜。第二日,曹智再找荀彧,把新计划告诉他,最终荀彧也看到了这种按产量分配方案的好处。在取得绝对支持后,曹智就将此事上奏献帝,并表举枣袛为屯田都尉,任峻被表举为典农中郎将,韩浩为副屯田都尉。自此,曹智的屯田国策,不但得到皇帝的认可,朝廷的支持,还等于是为屯田这件事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由枣袛、任峻、韩浩等各司其职,从播种到最后收取,一直到供应到相对的军队,还是国库,都有了专职人员负责。

    通过屯田计划后,曹智还附带性的上书,为杨彪求情,希望献帝能从轻落杨彪。

    献帝在随后昭,把杨彪贬官为民,但作为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随后曹智又表举了杨彪的儿子杨修为议郎,入朝为官。

    在曹智如火如荼展开屯田新策,展经济时,北方一直有人关注着他。

    建安二年的元旦来临前夕,犯着胃病的田丰,正在家中养病。也就在这时,他得到了曹操病逝的消息。

    “好,真是太好了!”

    顾不得胃痛的田丰,一下子从榻上奔了下来,立即唤着人来更衣。等候在门外的门客,一听田丰的疾呼,不知出了什么事,就进来询问:“田公这是要去哪儿?”

    “去见主公!”

    田丰立马要见的人自然是袁绍,他要袁绍立即出兵兖州,兖州新失州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