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搅乱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百八十二章 兖州惊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智一路安慰着乔霜不必担心,回到州府,就立即命人从宛陵到庐江皖城的一路上,一定要截住乔家大小姐,并把她平安的送回。

    曹智在回到州府,又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曹操的东征大军已快打到徐州的琅邪、东海两郡。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拿下琅邪、东海,也就意味着曹操的大军已贯穿徐州全境,征服整个徐州已是指日可待之事。

    祢衡却在私底下向曹智建议,立即书信曹州牧,东海靠近大海,盛产硫磺,曹州牧拿下东海后,很重要的就是立即派人寻访硫磺,并着手开采,运回丹阳,让他们好炼制火药。

    曹智一听马上接受了祢衡的建议,书信一封,派人送往徐州。

    曹操绝未料到,朝廷会在这种时候正式承认他为兖州牧。曹操收到这份任命是在兴平二年的初冬,推算起来,献帝那功夫儿的"朝廷"应当已在安邑,在自己弟弟的掌控之下。

    接到这份任命的那天,曹操正在军帐里与栾氏耕云播雨。他的亲卫长典韦正忠心耿耿的持戟在帐外守卫。而在军帐的那边,一位又聋又哑老兵忙活着为他用开水烫杀内衣里的虱子。那份任命通过典韦的手,又通过幕幔的一条缝隙,递到了躺在军床上的曹操手里。

    曹操立即将栾氏推开,披衣而起。风情被立即丢到了脑后,脸上一派严肃。

    "终于来了!"曹操自言自语的兴奋叫道。

    这份迟到的任命让曹操特别兴奋,但在兴奋之余,他觉得应该马上向朝廷,向献帝表示感谢_其实这也是"公事公办"所应有的程序。于是曹操走向了书案,提笔写下了一封&1t;领兖州牧表>。

    "表"中表达了三层意思:一、他曹操始终不忘皇恩,忠于汉室之心不变,二、他以往率军征伐,皆是"顺天行诛",是符合皇上意愿的,三,他自知"攻无所执",愧对"兴隆之秩",如果就这样接受了这份任命,真怕惹世人叽笑_这自然是故作谦辞了。

    同样对于袭费亭侯,曹操也去了一份&1t;谢袭费亭侯表>,这当然是内怀潜喜,外作谦让的一种传统作法,须知几乎所有袭爵的人,都会这样"上书让封"的。

    按照常规,朝廷又会下第二道"策命",坚持原封、原表。而作为曹操呢,循例又会来第二份"辞让"的表章。朝廷和皇帝又须下达第三道"策命",曹操这才可以不用再做作的接受封赏。

    这样一来二去,着实费劲,但这都是必须走的程序。曹智身边有贾诩提点着这一切,曹操身边此时也有一位惊天地的谋士出现。他就是郭嘉,郭嘉是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颍川这个地方是人才辈出之地,为各路英豪出谋划策的谋士,十之六七出于此地。曹操帐下谋士就有许多出自哪里,而无疑郭嘉是曹操人身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颍川人。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这是后世对郭嘉一生的评价,郭嘉也的确没有辱没这些评价。曹操接下来的统一中国北方,在曹操先后剿灭吕布、袁绍及其余部的战斗中,郭嘉居功至伟,立下了不世功勋。郭嘉在曹操集团中的重要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甚至可以将曹操的戎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为前后两部分。郭嘉生前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郭嘉死后,曹操除在西北与马腾、韩遂等草寇型军阀的战争中取得一些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直到2o8年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天下三分的无奈结局。这样一个能在史书上划分历史的人,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现代世称之“鬼才”之名就一点不为过了。

    三国争雄,英雄辈出。对于各路英雄来说,拥有高明的谋士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诸葛亮一出山,刘备就时来运转,从寄人篱下的狼狈状态开始走向成功,最终建立了一方基业。与之相反,曹操集团却因为一个人的早逝而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导致曹操统一中国的理想没能实现。***曾对此人大为赞赏,称赞他“才识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他,就是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郭嘉。

    郭嘉是荀彧举荐的,曹操在第二次东征徐州时,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他的的谋士。此时的荀彧正被曹操安排留守兖州老巢鄄城,荀彧也知道曹操在第二次东征徐州之时,依然未能约束手下,曹军冲进徐州大地一路烧杀抢掠,甚至连投降徐州军将士的家眷也不放过,**、乱杀之事时有生。

    荀彧是个极其圆滑之人,他非常懂得揣摩曹操的心理。他知道此时自己苦劝曹操约束部下,肯定忠言逆耳,于是,荀彧就决定利用此次机会向曹操举荐一个能言善辩的好友,或许曹操也自感需要有人来提点、约束一下自己。而这个荀彧在袁绍帐下时就认识的好友郭嘉,正是这样一个人。于是,荀彧义不容辞的把郭嘉推荐给了曹操。

    郭嘉时年二十八岁,他长得清瘦俊朗,又有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少年时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