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搅乱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败笔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备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转幽州,他此时正积极应袁绍的命令,攒动陶谦反夺失地。

    陶谦此时还在郯城,他受不了袁绍、刘备的引诱,缓过被曹操前段时日打得落花流水的疲态,从新整装待,向鬼城彭城进,并很快收复了彭城等五县。

    消息传回兖州,曹操震怒,在确定曹智顺利离开并州后,曹操准备第二次征讨徐州,彻底灭了陶谦。

    曹操由于上次入侵彭城、傅阳等县镇所犯下的罪行,一直被兖州内部各界所非议。但这种非议由于曹操的残忍和势大,所以一直没人敢在公开场合谈论。到曹操决定再一次征讨时,兖州各界的有识之士再也忍不住,纷纷有私下的非议,转变成一种公开的讨论。

    原九江太守边让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边让,字文礼,陈留人。年轻时就以“能文”而著称于世,他的《章华赋》文辞艳丽,并为时人所传颂。在董卓专政之初,他就退隐回乡了。后来曹操入主兖州后,附近大部分的名士都投效了曹操。曹操也曾亲自登门邀请与他,但这个边让据不肯出仕。边让既然想过隐居生活,曹操也没有强求。作为边让你就好好养老就是了,但这人不爱闲着,在曹操第一次出征徐州时,就称曹操不是“正义之师”,后来听闻曹军在彭城等地烧杀抢掠的野蛮行径,就公开表示了不满和非议,并到处说曹操的坏话,说他根本没资格自称兖州牧,这种地位是不合法的。

    到这次曹操决定二征徐州时,边让作为正义的代言人,再也忍不住,当曹操亲率的大军路经陈留时,他亲自跑到曹操的军帐,控诉他对徐州所犯的罪行。

    说白了,这个边让其实是个好人,他认为曹操你要打陶谦,夺徐州,这都没什么问题,但你不能残杀百姓。百姓是无辜的,也是将来你曹操继续统治徐州的根本。

    但这时曹操的心情很是不好,虽说粮荒由于曹智的努力,暂时已经得到了解决。但亲弟弟曹智的不听话,在外树敌和自由散漫的乱跑,让他很是不满,也很担心。还有就是现在所说表面上他和袁绍还未彻底决裂,但谁都明白他们已经站在了完全敌对的两面。而且,据曹操的猜测,陶谦敢鼓足勇气,再收失地,向曹操叫板,肯定有袁绍的资助,否则陶谦哪有这份能力。

    所以边让此时的仗义执言,未但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激怒了曹智。曹操怒斥边让,并让他滚出去。

    边让也是有身份的人,被斥,立时戳到他的心经,感觉大失面子。虽说当时碍于两人的身份,边让没再和曹操说什么,但在退出后,就开始公开散布言论,称曹操不是正统的兖州牧,他这属于乱党,应该上奏朝廷,派人来取缔曹操。

    这个边让这么做实在有够迂腐,谁不知道曹操最忌讳有人说他这兖州刺史不正统了。书呆子气犯了的边让不是不知道这是曹操的心病,但这时他也脑子一热,就豁出去了,竟公然要弹劾曹操。边让大概忘了现在已无官职,只有名气,能干这弹劾、取缔一州牧史的事吗?曹操也不是个违法的小商小贩,你说取缔,就能取缔的。人家现在是中原有数的大军阀,袁绍、袁术那么大的势力,也不能拿他怎样,就凭你一个边让,能成反了曹操吗?

    这根本就不现实,但边让着读书人牛劲上来了,什么也顾不上,他还真干上了。并开始到处游说兖州官员,联名给朝廷,给皇上上书检举、弹劾曹操。他也不看看这会儿皇帝在哪都没人知道,谁会跟着他这样做。

    许多兖州官员对于边让的登门,或直接拒绝,或婉言劝说。边让骂这些人没骨气,妄读了这么多圣贤书。

    就在边让游说推翻曹操还未有结果时,曹操的耳目向曹操举报了边让的举动。

    曹操勃然大怒,便以“谋反”的罪名派人抓捕了他,并很快斩示众,还抄查了边让的所有家产。

    这一举动曹操和他的属下认为理所当然的行为,却震动兖州。曹操入主兖州的时间毕竟只有一年有余,政治基础还有限,大部分地方官,曹操还是沿用刘岱时期的班底。

    大家对曹操任意妄杀了一个如此有名望的名士,都表示不满和异议。但这时由于边让刚刚被杀,“前车之鉴”的阴影还未消退,兖州官场中对这种不满大部分还都不敢放在明面上。大部分人还不敢冒杀身之祸的任意议论此事,只是把不满放在心里。

    但总有人不怕死的!

    陈宫作为兖州别驾,位高权重,曹操能入主兖州他更是居功至伟。但他同时也是个刚烈之人,并且他和边让是相交多年的好友。陈宫听闻边让被抓时,正在东郡公干。他一收到边让被抓的消息,马上赶往陈留,想劝说曹操放了边让。但陈宫晚了一步,他到达陈留时,曹操已经快刀斩了边让,正在抄边让的家。

    曹操在边让家时,又做了一件世俗不能容忍的事。曹操在抄查边让家眷时,意外的寻到了宝。边让有个妾室栾氏,生的极其貌美。当她站到曹操面前时,原本头是遮着面的,曹操命她抬起头,又令她用戴了枷锁的手去拂头时,随即就听到了曹操出一声“嗡哼”的惊呼,那是从曹操心底出的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