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高坡,面对前阵方向的曹智等人看得鞠义前军杀的最激烈时,突然隐隐听到后左方也传来了厮杀声,看来战场的另一方向同样受到了攻击。
另一方向处?虽然因为太远,根本看不清那边情形分毫,但那里应该是袁绍的中军?嗯?还是自己的后军?
后军不可能,太远了!没那支敌军部队能绕到那么远,在他们的后防线起攻击。这中断还有袁绍近十万的部属和非常广阔的控制地域。
"杜大目,带人去看看,后面出什么事了?"曹智随意吩咐道。
"是!"杜大目一举手中狼牙棒,立时带着十名亲卫纵马返身而去。
曹智因为听到后方的意外喊杀声,而稍稍分神,但坡下两岸的攻击一刻未停,甚至越猛烈狂暴起来,身为彪悍的边军,公孙瓒的部属一旦被调动起嗜血的天性,其可怕处恐怕此时才开始真正显露出一二分出来。
鞠义认为此时真正用到后面联军的时候到了,鞠义在眼看双方的厮杀僵持在河岸边,并且公孙瓒的部属凶性展露时,他及时一挥手,传令的将官立即挥动了调动潜藏在后联军的旗帜。
一阵隆隆的蹄声响至前军阵地后方百米开外的地域,曹智看到先闪出的是由阎柔为司马的临时各路胡兵、汉兵的混编军。
这些人有够乱的,其中夹杂着鲜卑、乌丸、匈奴等少数民族胡兵,也有鲜于银带领的幽州正规军。要这么支乱七八糟的部队保持什么队形显然是不可能的,除了鲜于银的汉兵还算整着队形奔出外,其他胡兵都是争先恐后的疾冲入战场。还好此地地域宽广,敌我双方又都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酣斗状态,鞠义恪守的每军之间的间隔距离,才能让这群混合军从容进入战场。
不要说这些胡兵虽说豪无战斗队形可言,军事素养和武器装备都不如汉军。但因为长期生活在北地,他们又善长捕捉和饲养马匹,所以战马不缺,别看每队胡兵只有几千人,但几乎人人都有坐骑。
这样就让他们有更快的度,第一个加入到鞠义反击军的行列,冲杀到位。
这些胡兵虽说没有经受过很好的专业训练,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但打起仗来很是悍勇,特别是在鞠义的营造的这种盛事下,这些胡兵一杀入敌阵就陷入疯狂的境地,横冲直撞,那个公孙瓒的部属碰上他们,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你躺下,要么他躺下,而且受伤了还不行,一定要有一方死去。
胡兵野蛮的生死斗,激励起战场上所有人的斗性,一时周围的人都陷入无畏的格斗、搏杀当中。
夏侯渊所带的一万兵马,大都以马步兵为主,度比阎柔等的胡兵稍慢。但突然加入近三四万的生力军,无论从气势上,还是人数上,袁军一方马上有了优势,公孙瓒投入近四五万的兵马被杀的节节败退。
整个鲍丘河从袁军这一方的岸边一直到河中央,甚至公孙瓒控制的对案,连绵数十里的地域里,两军共投入过十万兵力,琢对厮杀。
站立在幽州兵马后阵的公孙瓒,原本一直从容的面孔也开始阴沉了下来,因为仅仅这半日的大战,他居高临下的观察战场,他的士兵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一,他还现,他属下排列的方阵,早已被袁军、胡兵冲散,再也没有队形可言。而袁军好些阵线,队形一直保持的很好,无论被冲散多少次,将官都怒力集结好队形,再推进。这就造成了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公孙瓒的士兵永远不是将对将,兵对兵的一对一厮杀,而是永远存在一群散乱的幽州兵马碰上一排排有刀盾手、长矛手、弓箭手相互配合的袁军。袁军这种组合碰到一千敌军是这样推进,碰到一个散兵亦是这样,在有效配合下的屠杀是不公平的,公孙瓒兵马的伤亡也在这种不公平下急巨上升,已有上万人阵亡了。
现在往前线增在加兵马,应该不甚合理,这么快投入这么多兵力显然是不恰当。此时整个战线太宽,兵员又过于集中地鲍丘河两岸。如果此时公孙瓒下令全军齐出,那袁绍也会让后面的部队都上。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混战,鹿死谁手,看哪一方先顶不住,先撤兵。但这有个明显对公孙瓒不利问题,袁绍现这样打不合适,可以撤兵,他身后有广阔的地域,可以允许他这么做。公孙瓒不可以,他身后是横梗着的鲍丘城。公孙瓒一旦想撤兵,或是被袁军彻底突破防线,被迫退兵,他只有一条退路——鲍丘城,但要让十几二十万兵马同时撤入城内,谈何容易啊,争相逃命时,光人踩人就能死好多人。而且猖狂逃入鲍丘城,鲍丘城能不能守住就是件听天由命的事。
但此时眼看着自己节节败退的属下,公孙瓒管不了这么多,他要赌一把。
当公孙瓒下令由十个方阵组成的五万步军前进时,长吏关靖劝谏道:“现在将士都未失信心,也不是已无力再战,他们还能固守河岸那道防线,主公如能等一等,我军必能持久坚守,袁绍打到入夜时自然会退兵,请主公再等一等增兵,等一等增兵……”
“哎呀,等什么等呀!关长史你居的什么心啊?没看见我们死伤了那么多弟兄么,大哥,快,快增兵呀,否则让敌军突破了防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