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全国来说属于中等,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东频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接壤自周唐至今,渭城一直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和京畿重地,农工商贸、交通运输十分发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官方介绍:悠久的历史、灿若星汉的文化与壮丽的山川河流赋予了渭城人民勤劳朴实温和大方的特性和善良勇敢淳朴的性格。
据民间谚语: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这里所谓的野,就是野蛮,也包含刁钻,不讲理。
相对而言民间谚语是要短些,可它是经过祖辈多年来的亲身体会总结出来的。至于官方介绍,那是写给外人看的,是旅游局的人写的。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渭城人,在十几年的实际生涯中,经历诸多的磕磕绊绊,终于明白:其实官方介绍和民间谚语说的都对,区别在于各人自身条件。
在上位者的眼里,渭城人民当然是温和善良大方,因为他们可以随便欺压而且经常欺压。就连一向忠厚老实的父亲,也经常叼着卷烟戴着墨镜穿着大哥的制服去买东西,只是为了能从小贩手里多得些好处。
而生活在渭城国民大家庭最基层的渭城老百姓,他们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忍受着渭城人民的野蛮,刁钻,不讲理。这里又说到父亲,他老人家骑车走街窜巷的卖菜,辛辛苦苦一天不过几十小钱,折合实际作用都不够找次鸡。可如果他碰到了某位心情不好的工商管理人员,可能连买只鸡的钱都剩不下。鸡和鸡虽然都是靠肉赚钱,但此鸡非彼鸡。
说白了,这是人的劣根性所致,大多数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少有几个敢逆流之上的,就会成为人们口中所称的:英雄。
我自问自己不算是个英雄,顶多不算是草包。我会怕,会疼,会哭,偶尔也会欺软怕硬。对那些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上位者,更是从心里生出一种莫名的崇拜畏惧心理。由其是听说了秦爷的威名之后。
秦爷,渭城人士,原名不详,年龄不详。据说早年习过小洪拳,有一身硬本领。曾在改革开放初期赤手空拳对阵三名持枪匪徒,并致二死一伤。此事在渭城轰动一时,原本政府于要授予他见义勇为英雄奖,后来又了解到他是因为和匪徒抢小姐而引起火拼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我对他的畏惧则是因为另一件事,他曾经带领一帮农民工围住了市政大楼,据说是因为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后是现在的市长出面才平息了这起风波,而当时的市长则因为此事而落马。
此事离现在不过两年,尽管当时年幼我也曾有过耳闻。而像这样的事迹就会被渭城人称之为:英雄事迹!
对于秦爷这样的英雄,一向只存在于武侠小说和童话故事中,是供我等凡人仰望的。现在却活生生的出现在我眼前,叫我怎能不心惊。
惊完不禁要问,像秦爷这样的英雄,怎么会沦为替人卖力跑路的角色?而且还是一个类于皮条客的角色,这难免让素有英雄情结的我难以接受。
英雄如果做了不英雄的事,我就不当他是英雄,这是渭城人赋予我天生的秉性。何况,他这次要带走的人是我一生唯一的贵人。
于是我面上露出了鄙视的表情。
那个叫做红玉的小姐见我的表情由敬畏变成轻视,惊的半天回不过神来。良久才喃喃问道:“你是真打算将香兰救出来?”
“当然,我说到做到,别说他一个小小的秦爷,就是天王老子也别想阻拦,除非我死。”
红玉听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好,秦爷现在和芬姐谈价钱,等谈完价钱他们就会带香兰走,在这之前你还可以和香兰见一面,那时就是你唯一的机会,错过这次机会,日后再要恐怕就难了。”
我点头称是,心说被人日后我也不好意思要了。
末了再问了一些关于香兰的问题,才知道香兰是安徽蚌埠人,原名李香兰,和解放前的日本特务重名。早年随父经商来到渭城,后来父亲生意失败,旧疾复发,因而一命呜呼,不久后其母也悲痛而去,只留香兰一人孤苦伶仃,被逼无奈,只好卖肉为生。
也是她生的可人,今天第一天开张就被本城的一位大人物看上,愿意出价五万每月包她,因此今日一早就去外面添置衣服,打算收拾的漂漂亮亮去见自己未来的老板,估计此时也快要回来了。
至于那位大人物是谁?红玉是不知道的,只能去问秦爷。
我在脑中将秦爷的拳头想象了一番,有砂锅般大,就打算智取,不能硬攻。
这里红玉表示愿意帮忙,问其何故?红玉羞羞答答地答道:“被你为了爱情飞蛾扑火视死如归的二锤子(二球,二愣子)精神所打动,因此愿意帮忙。”
此话一出我立时对红玉改变了看法,“谁说技女无情婊子无义的。我看你就挺……嗯,我不是有意说你是……我没有看不起……”
“好了我知道。”红玉大度的一摇头,“我帮你也不是白帮,最起码你让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