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杨爱源不但是阎锡山的十三太保之一,也是阎锡山最器重的人之一。这次攻陕,晋绥军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不少人认为晋绥军实力未复,不宜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杨爱源却大力支持,原因无他,陕西腹地红军兵力空虚。再说阎锡山着实被蒋介石开出的条件打动了,笑话,行政院长谁不想当啊!想当就得付出代价。
杨爱源看出了老汉的心思,自然是一力主张出兵。投桃报李,阎锡山就任命杨爱源做了攻陕总指挥。
要说论资历,这总指挥落不到杨爱源头上十二军军长商震、三十三军军长徐永昌的资历都比杨爱源老,不过,在阎锡山下野期间,杨爱源的表现得到了晋绥军上下的一致认同。当时,阎锡山写了封信交待政治由商震负责,军事由徐永昌、杨爱源负责,因商震不受山西将领拥护永昌又没有实力,山西军政烂摊子实际上是由杨爱源支撑的。特别是蒋介石为了收买杨爱源后两次送给他90万元,杨爱源看出这个钱不能要了以后会让晋绥军分崩离析,就把这90万元公开拿出来,平均分配给各军,让各军签领。这一下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维护了晋绥军内部团结。杨爱源因此上升为晋绥军中地位仅此于阎锡山的人物。
这次攻陕,阎锡山和杨爱源商定,如果红军确实兵力空虚,就直取西安,如果红军兵力强大,那就快速退回,固守黄河防线,万不能让晋绥军遭受大的损失。
昨天马家军在天水发起攻击后,阎锡山并没有急于出兵。直到今天早上潼关一线打响后,阎锡山才命令杨爱源迅速进军。
说是迅速进军,但这黄河上又没有桥,只
渡。一直到中午,在强大炮火掩护下,也才过去一方向的晋绥军进展也不大,不是红军拦截兵力强大,而是渡河工具不行。
杨爱源很沉稳,他不急,晚一点发起攻击没关系,别让红军打回来就行了。没桥,船又少,要是万一遭遇红匪主力,那跑都跑不了。因此,他要求渡过河的部队构筑阵地,守好渡口,等大部队渡河后再说。
杨爱源这种做派,还真的让张洪涛和刘志丹没办法,部队冲上去吧,对岸是敌人强大的炮火,那伤亡对于还承担着阻击牵制敌人不让其占领西安任务的独三师和陕北红军来说,是承受不起的。在这里打残了,那敌人进西安就是畅通无阻了。
没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渡河,看着敌人构筑工事。双方就在龙门一线僵持着。
川北一线,**、聂荣臻吃不透敌人到底想干什么。中央军、邓锡候四十八军、潘文辉的四川南路剿匪指挥部,三路大军齐头稳步推进,在绵阳一线构筑阵地,从早上七点半开始,就不停地炮击绵阳红九军团的防御阵地,还不停地派出小股部队进行渗透攻击,你一打他就缩回去。
你一停,他就又始小部队多路渗透攻击。弄得罗炳辉、何长工、郭天民不知道该如何办。
按照**的计划,如果敌人举进攻,就放弃绵阳,集中两个军团和红三十三军,诱敌深入,干掉他一路,然后再乘胜扩大战果。敌人现在这个态势,让**也很为难,主动攻击吧,那是要撞石头的。不主动攻击吧,敌人又抱成一团,想诱敌或分割敌人都不可能,只能把主力隐蔽起来,静等机会了。
川东前则又是一番情景,川军刘湘211军除划归潘文辉指挥的部队外,其余主力全部集中到川东一线,与孙震、李家钰、杨森等部密切配合,依托东北军,构成了厚实的防线。但他们不进攻,老老实实地躲在防线阵地里只是用炮和即将说话。
彭德怀的性子烈,几次和徐向前商量,;攻上去敌人的防线撕开一个口子,歼灭一部分敌人。但接到总部通报张群抗议内容的电报后德怀和徐向前都不在冲动,而是收缩兵力,预设阵地,准备随时应对从武汉、宜昌赶来的30万中央军的突袭。
接到刘一民捷电报后,**亲自撰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天水大捷》的新闻稿,交给西安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并通过电台向全国发通稿。
**在新闻稿中写道:“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团于1935年3月29日至30日,在甘肃天水全歼青海马步芳新二军、马步青骑五师、宁夏马鸿逵第七师主力和青海保安团、民团共九万余人生俘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青海马家军前敌总指挥马元海一下23520。
3月29日中午,青海马步芳团、宁夏马鸿逵集团无视停战令,不惜破坏和平谈判,向我天水根据地发动进攻。我守城部队奋起反击,重创来犯之敌。30日凌晨五点多,敌集中全部兵力、炮火扑天水城,被我守军打退。早上七点,我红七军团主力赶到,与敌展开殊死决战。经红军指战员奋勇拼杀,将敌压缩于天水城下割包围,达成全歼目的。
此次天水大捷是我军继湖南通道小水溪口大捷、攻占遵义大捷、镇远清溪镇大捷、攻占成都大捷、嘉大捷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再次证明,一切敢于围剿红军、敢于打内战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胡宗南如此鸿逵、马元海如此,其他诸如阎锡山、蒋鼎文、刘湘、薛岳、邓锡候等于进攻红军、敢于打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