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军为其奥援了。所以不论怎么看,这两家的联合都是合则两利之事。然而若看得更深一点,便能发现,如果沈家没有和云家联盟,对于云家来说虽然少了朝中的代言人,可对他们的基础实力却是毫无影响的……这一点,才是关键!”
万昌皇帝毕竟是聪明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哪里还能不明白?当下脸上便浮现出开心地笑容:“也就是说,云家没了沈家,不过是壁虎没了尾巴,除了难看点,并无其他影响;而沈家若是没了云家,便成拔了爪牙的老虎,不过看着威风罢了……先生可是此意?”
黑衣人很是难得地拱了拱手:“陛下果然聪颖过人,明见万里。”
万昌皇帝笑道:“先生不必客气……嗯,先生的意思就是,云家对沈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沈家对云家来说,则可有可无?……所以朕若是真要执行秋临江的变法折子,可以拉拢云家,孤立沈家?是也不是?”
黑衣人点点头:“大体便是如此。”
“那么对于其他内三家,也是照此办理?”
“原则上差不多,即便有所不同,也只是细节问题。”
万昌点点头,忽然又道:“只是,这拉拢边军,究竟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让他们老老实实地不出来为内四家撑腰呢?”
黑衣人道:“陛下问得好,这代价多少,正是此中关键。若是陛下愿意付出的代价太少,怕他们不干,可若是代价太大,则陛下这边又恐不划算。所以这里边就有讲究了。”
万昌点点头:“先生请为朕细细剖析一番。”
黑衣人道:“沈顾秦杜四家,皆是世袭罔替之超品国公之家,忠贤德馨之名天下俱知。”他这般说着,自然能看到万昌皇帝脸上闪过一丝不屑和不喜,不过他却丝毫没有在意,继续道:“不过沈顾两家,沈在前,顾在后,这却是陛下登基之后的事。世人只知沈家从龙有功,因而超过顾家,成为文臣第一世家,其实内中缘由,不过是因为沈家是第一个与边镇联手的文臣之家,而且云家偏偏又是国朝第一边镇罢了。沈家超过顾家,顾家自然心怀不忿,所以才有了顾家借太子之手牵手周家之举……可是依眼下的情况,若是陛下同意了秋临江的折子,沈家和顾家定然会先当下争执,一同维护世家利益再说,这在内阁没有票拟而直接呈上秋临江的折子一事上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是同仇敌忾的。陛下要施展连横之策,第一个原则是抚外而压内,而第二个原则就是,要让沈顾两家齐不了心。只要他们相互之间起了龃龉,则对陛下的反抗力度就越小,而他们对陛下的反抗力度越小,则陛下安抚边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小。”
万昌有些疑惑,皱眉问道:“可是如何才能让沈顾两家齐不了心呢?”
黑衣人道:“无他,利益也。”
“先生就不要打哑谜了,快直说吧。”
“不患寡而患不均……陛下,昨天那个内阁关于江苏巡抚的票拟,您还没有朱批吧?”
万昌点了点头:“还没有,无非就是他们两家都想要这巡抚罢了,朕的意思是,先晾他们一晾。”
黑衣人道:“如此就好。”
万昌奇道:“怎么就好了?”
黑衣人淡淡地道:“待陛下决定施行秋临江的办法之时,第一步便是将这江苏巡抚给沈家,而且沈家的其他要求,也可一一满足。同时,对顾家的要求,则全数驳回。”
万昌讶然,却没有开口询问,想了想,明白过来了,笑道:“原来先生是打了这个主意。沈家好处得的多了,顾家却处处吃瘪,对沈家的不满就一定会上升……若朕猜得不错,先生一定是打算在新法初行之时,对这沈顾两家也搞区分对待,是吗?”
黑衣人点点头:“陛下明鉴,某正是此意。”
万昌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他忽然又皱了皱眉:“只是这时候也一样是满足沈家、打压顾家吗?”
黑衣人摇了摇头:“顾恒此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同时,他又最怕人说他顾家不如沈家……若经陛下连番扬沈贬顾,此人一定方寸大乱,此时陛下只需派一能言善辩之辈前往劝说,当可让其与沈家决裂。如此一来,四大文臣世家天缺一角,倾覆之日不远矣。”
万昌听得大喜:“先生果然鬼谷之才……如此一来,大势定也!”
万昌这样心气颇高的皇帝出言盛赞,却没让黑衣人有何激动,他的声音依然平静如水:“只要顾家一退出,不论其是观望,还是反助陛下,都将使秦杜两家产生动摇,此时陛下当可趁两家犹豫不决,一举将沈家在朝廷的大部分实力清扫一空,其门下官吏,杀之自然不成,但罢黜想必不难,再退一步说,即便罢黜都难以为之,也可将他们换到一些无干紧要的位置上或者外调偏远之地……如此,沈家实力至少十去**,威势不复矣。”
黑衣人见万昌两眼放光,继续道:“此时陛下必然已经让寒门士子接掌了沈家空出来的实权职位,那么此时陛下在朝廷中的实力应当足以同时将顾、秦、杜三家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