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一听到这话,脑袋里一片空白,几乎失去了思考能力。
他才离开开封不过两天,却不想事情就变成这个模样了。刚才姚平仲的话传递给他三个信息:一,在他前脚离开开封的时候,朝廷后脚决定同金人谈和,并派出了康王赵构和张邦昌做和谈使者;二,在赵构和张邦昌去金营之后,皇帝突然决定同金人开战,撕毁和平条约;三,皇帝拍板,派姚平仲于今晚夜袭金兵大营,接回赵构。
在得知张邦昌和赵构已经去金营之后,杨华有些沮丧。依他的计划,自己本打算借这个机会以护卫的名义随张邦昌,陪赵构一起去的。据他所知,宋金第一次和谈时,金人对赵构感觉还是很好的,并没有任何不礼貌的举动。自己同赵构一起去,一来可以近距离观察女真大军的虚实,再则可以同赵构拉近关系。如果能够与未来皇帝共一次患难,对自己将来的发展自然有大大的好处。
可惜啊,这一耽搁,居然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如此一来,自己同张邦昌结交就失去意义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沮丧。强笑着问姚平仲:“姚将军,这朝廷先是要谈和,现在又要开打,都把人都闹糊涂了。”
姚平仲神色激动地说道:“你大概还不知道,我西军主力已经全部来了。”
“主力……全部来了?”
“对,种师中将军,我叔叔姚古将军,折可求将军的部队都已经来了,现在我东京城外大军云集,已经将金人彻底包围。胜利就在眼前。”姚平仲双拳互击,满面兴奋,几乎要笑出声来。
姚平仲见杨华发愣,这才将开封这两天发生的一切一一道来。
原来,赵构的和谈队伍刚离开开封没两个时辰,各路勤王兵马都派出前哨进城报信。
在宋金和谈的大幕刚掀开的这一刻,久违的西军主力到达开封战场。计有鄜延的张俊、韩时中,环庆的汪洋、马迁,秦凤的种师中以及折彦质、折可求等勤王兵,共二十万人马汇集在京郊。
其中。种师中所率领地种家军地战斗力自然不用说。折可求地折家军也是大宋一等一地强兵。折家世代将门。以前就与杨家将齐名。是山西地地头蛇。折家军地出场。给开封战场地宋军加上了一颗重重地砝码。
形势对大宋异常有利。这个时候。李纲提出。勤王大军力量已强。我方完全不必再遵守屈辱地城下之盟。
其实。李纲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之前之所以同金人和谈。那是因为北宋军力不足。可以用和谈拖延时间。以等待各地勤王军队地到来。现在既然我北宋大军已经就位。完全没必要遵守先前地和谈条约。一个字“打”。能打方能和。这是千古颠扑不破地真理。
可叹朝廷地宰相们却不以为然。说大宋应该遵守先前同金人许下地诺言。一旦毁约。又将惹怒了金国。不好收拾。
这个时候。皇帝见宋军占优。也有开战地意思。不过。他还是在犹豫。如果一战不下。惹恼了金人。又是一个大麻烦。
见皇帝犹豫。一直就不愿受李纲节制地种师道说北奴骁勇。如果这一战打败了。局面将不可收拾。还不如就地围困。坚守不出。等金人粮尽。开封之围自然也就解了。待金人退兵。再尾随追击。破敌将不在话下。
其实,种师道说得也没错,这未尝也不是一种破敌制胜的老成办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金人的实力,兵者,凶器也,当谨慎为之。我方力量虽然很强,但现在同敌人决战,时机还不成熟。还不如静观其变,等金人粮食吃光,仓皇撤退,力量最衰弱时给他致命一击。
种师道为人谨慎,有的时候未免进取心不足,这也可以理解。就目前来看,宋军普遍患有“恐金病”,现在决战,胜负还真不好说。
于是,种师道和李纲又是一番争执。皇帝也被他们两人说糊涂,只得无奈地说暂时就这样吧,再想想。
这一段讲述有些是姚平仲说的,有些是杨华在脑子里经过分析自动补完的情节。想来,这应该是整个事件的真相。
听姚平仲说完这番话,杨华也觉得种师道说得有道理,不过,他也未免太慎重了些。现在同金人决战也未必能败。哎,军队这种地方,主事的人多了就是麻烦,下面的人都要被他们弄糊涂了:“现在不是要进攻吗,这么说来,这次夜袭是李相指挥了,也不知道出动了多少人马。二十万大军夜战,部队之间的协调却是个麻烦事。”
“对,杨将军说得有理,这次夜袭出动人马过多,反倒乱了。”姚平仲笑道:“因此,这次就我手下五千人马。”
“什么,才五千人?”杨华瞠目结舌,“五千人马去偷营,金人可有六万啊!”
“兵贵精而不贵多,再说了,夜袭人多了反而不便。到时候一冲,四下放火,北奴也不知道我有多少人,自己便乱了。我姚家军百战百胜。”姚平仲明显地有些不高兴起来,“老种经略相公老了,李相又是个文人。要破北奴还得靠我们的姚家军。”
见姚平仲不快,杨华也不想再多说。他对靖康年这段历史只有一点模糊的认识,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