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猛用力,整个人跃到了半空中。他的身体借着铁链的牵引在半空中画出一道死亡之圈,兜过叛军的面甲和颈甲。叛军的面甲和颈甲均为铁环编制,防御最为薄弱,凡被黑刀砍中者,无不碎裂。面甲的主人或者捂脸,或者掩喉,惨叫着蹲在了地上。
“把李将军他们拉上来,关城门!”宇文士及终于明白了李旭的想法,命令声中带着狂喜。
与他一样机警的敌军士卒也识破了李旭的打算,呐喊着再度冲上。被李旭身边最后几名士卒一一逼退。敌军退开后,幸存的亲卫学着主将的样子抓住头顶上的铁链,脚踩城墙,在城上同伴的配合下快速升高。在升高的同时,他们还没忘记再狠劈几刀,让敌军无法顺利接近。
充当内城门的铁栅栏轰然而落,隔断城墙内外的仇恨。李旭和最后的几名亲卫快速腾空,在敌军难以置信的目光中接近城垛口。
“准备滚木擂石!”李旭望着脚下的吴黑闼,大声喊道。快走,他心里默默祷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他无法大声,只能期望吴黑闼懂得审时度势。
“呜!”一杆乌黑的钢叉凌空飞来,擦着旭子的脸,射入青灰色的城墙。
“啊!”城上的雄武营将士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待看见钢叉走空,他们又兴奋地发出了一阵狂呼,“李将军,李将军平安!”
“李将军,李将军!”城上城下,欢声雷动。
“咳咳!”旭子被钢叉溅起的尘土呛得大声咳嗽,身体不由自主地在半空中停顿了片刻。然后,他手臂猛扯铁链,脚尖一踩叉柄,整个人再度窜起五、六尺,如头苍鹰般,稳稳地落上了黎阳城头。
“准备滚木擂石!”旭子登上城头,立刻用黑刀指向敌军,拖长了声音命令。在关切的目光中,他看见吴黑闼带着铁甲步卒,仓惶败退。自从李密对黎阳城发起第一波攻势那一刻起,旭子就意识到了敌军的举动不对劲儿。
他可以嘲笑李密的沽名钓誉,也可以嘲笑叛军的装备低劣,但他决不敢轻视给叛军出谋划策之人的智慧。事实上,旭子心底有一种直觉,自己的授业恩师杨老夫子就隐藏在对面的军阵里。眼前这场黎阳攻防战,就像当年师徒之间的一场小考试,是师父对自己学业的一场检测。只是当年在上谷郡,考试通过与否的彩头不过是几句褒奖,或者不痛不痒地打几下手心。而今天,师徒两人之中却必然有一个要付出自己的性命。
旭子不知道夫子是希望自己通过这场大考,还是通不过。他只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应付。杨夫子当年不经意间聊及的一些战术心得,还有那本笔记上的所有类似战例,逐一被他从内心深处翻出来,带着几分激动在眼前温习。几个经典战例翻过后,他敏锐地判断到,西城外的进攻可能是一个陷阱。随着敌军第一波攻势的结束,这种感觉在他心中愈发强烈。以叛军目前窘迫境况,黎阳城对他们涉及生死存亡,他们应该不顾一切来争才对。而李密的举止却太从容了,从容到令人无法相信其真实的地步。
所以旭子在叛军第一波攻势结束后,就悄悄地走下城头,奔向了黎阳城另一侧。他不放心,他需要亲自再将其他几侧城墙的防御再检查一遍,结果,在东城门口,他恰巧迎上了蜂拥而入的叛军。
敌军的细作和自家的弟兄拥挤在一起,分不清旁边的人是敌是友。而杀入城内的叛军却不管这么多,挥动着横刀,他们将挡在面前的所有人砍倒。东门下的士兵们哭喊逃命,在那一刻,他们已经绝望。但在下一个瞬间,勇气又重新回到了他们心头。
“弟兄们,把城门堵住!叛军入城,大伙都没好活!”乱作一团的雄武营兵士听见有人在背后大声喊。紧接着,他们看见了自家主将那杆大纛旗。亲兵营的弟兄们像一堵墙般,牢牢地扼住了城门口的官道。在他们中央,自家将军手持角弓,每箭必射一名敌军倒地。
“李志、韩建,带人封锁街道两侧,有乱跑乱撞者,杀无赦!”李旭稳住颓势后,立刻下达了第二条命令。他身后的两个亲兵旅率快速带人冲向了街道两侧,趁着混乱,将自己人和敌军一并挡在街道中央。
跑动的新兵没勇气冲撞主将的亲卫,不得不停住了脚步。背后的叛军却毫不留情,举刀将他们砍倒。这种不分敌我的暴行很快激起了公愤,在有心人的鼓动下,新兵们的求生欲望再次战胜了恐惧。
“弟兄们,转身杀回去啊。他们入了城,全城杀光!”几个机灵的亲兵在人群中大喊。
“弟兄们,杀贼立功,就在今日!”站在李旭身边的张秀、周大牛等人齐声高呼。“李将军来了,咱们不会败!”
“李将军,李将军来了!”雄武营的老兵呐喊着,转身杀了回去。纛旗下,站着的是年龄比他们小,但数度与他们共同进退的李郎将。有他在,雄武营就不会输,大伙的封侯梦想就不会破灭。功名但在马上取,有多少男儿是做着这样的梦想成为大隋骁果。但在入伍后,无数军中前辈却告诉他们,大隋朝注重等级,注重门第,寒门出身的子弟如果不依附于人则难以出头。在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濒临绝望时,李将军以自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