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陈秀这边的风俗有些雷人,黄河一时间有些骑虎难见事态不妙,赶忙和陈婷打起了嘴仗:“行了行了,女婿都到了,该省的步骤就省省吧,风俗不一样,我们的新女婿适应不了呢。”
但陈婷仍然坚持原则,笑道:“我们这里的风俗千百年没变过,也没人打破过,今天不能破例。”周围的亲朋好友也附和道:“是啊,必须磕,必须磕,这么好的一个闺女,磕几个响头怎么了?很简单的事情嘛。”
赵佳蕊在一旁暗笑道:“看来,这个小县城的风俗还真够难人的,自己身为记,见识到各式各样的风俗,却没见过让女婿磕头迎亲这一说。依黄河的性格,他能给女方下跪?那是不可能的。
情形就这样僵持着,陈秀的父母也凑了过来,陈父绷着脸面,冲黄河道:“怎么,给我女儿磕三个头很为难吗?我把丑话说到前头,既然你来到咱的地面儿上,就得按照咱这边的风俗去做,否则就别想把我女儿迎走。再说了,你不磕头就让你领秀儿走,我们以后在左邻右舍面前还怎么抬起头来?”
陈母也劝道:“孩子,迎亲磕头是我们这边的传统,从来没有人违反过,咱们总不能因为害怕磕三个头,就不办喜事儿了吧?”
周围又是一阵鼓舞,甚至有朋友开始过来强行按压黄河的脖子,但黄河不想跪,谁能奈他如何?
余晴见此情况,悄悄地凑近黄河耳边商量道:“兄弟,实在不是就磕了吧,反正给自己老婆下跪也不丢人,这是这边的风俗呢。”
黄河淡然摇了摇头,风俗归风俗,但是要自己给别人磕头,那绝对是不可能的。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了娶老婆,把自己尊严都不顾的话,倒不如不娶。他触到了陈秀那充满期盼的眼神,他知道,陈秀此时正盼望着赶快坐上婚车呢。
他的心里又溢满了矛盾,但还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不跪。我不认可你们这里的风俗。”
周围一阵非议,陈父地脸面一红,冲陈母骂道:“当初订婚的时候,没跟他们那面说起我们的风俗吗?”
陈母无辜地苦笑道:“这个哪能说啊。不结婚这天。是不能说地。”
正在彼此陷入尴尬境界地时候。陈秀皱眉了话:“行了行了。不跪了。夫妻平等。凭什么让他给我下跪?免了免了。”
周围响起一阵喊声:“祖宗传下来地风徐(俗)。不能改。不能坏了咱们地规则。”
陈家顿时也陷入了两难地境地。只见陈婷突然说了一句:“这样吧。这三个响头给他留着。等结婚后再拜。让陈秀记着点儿就行了。”冲周围人群一笑。算是央求。其实陈婷也不想如此坚定地非得逼黄河磕头。她还不知道黄河地性格吗?然而。风俗如何。她也不能坏了规则。但眼睛看挺好地喜事儿僵在了这里。她又不得不顺着妹妹和妹夫地意思。开始帮他们解围。
不过这样一说。大家都还算能勉强接受。都开始点头道:“行。只有这样了。以后一定得补上——”
跪老婆一关算是勉强免了。通过了。但后来地关卡还多着呢。更雷人更危险地还在后面呢。
有两个跟黄河年龄差不多地小伙子,到了黄河身后,大声喊道:“下跪免了,但其它的两关不能省,得一关一关地通过。”
余晴皱着眉问主事人:“还有什么说道儿?”
其中一个小伙子拉着黄河后退到了大门口,主事人吆喝一声:“上板凳。”随即便见三四个人拎着十几条板凳到了院子,摆成一排,主事人一扬手,道:“走板凳,这也是我们这边迎亲的风俗。”
黄河汗颜,敢情这边的风俗和自己老家那边正好相反,老家那边是媳妇上门地时候要走板凳过桌子,陈秀这边反而倒过来了?
其实走板凳也不是什么难事儿,那么宽面儿的板凳,谁还走不过去?难就难在新郎官走板凳的时候,女方安排了很多闹事儿的小伙子,拼命地把你往下推,在本县城历次结婚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新郎毫无损地就近了新娘子身的,都是反反复复地被推倒,又起来重走,如此摔摔绊绊足有十来糟,直到闹事儿地小伙子们闹累了或主事人觉得恶搞的差不多了才肯罢休。记得三个月前,县城里也是有个新郎迎亲,遭遇了种种考验,在走板凳这个环节地时候,被人闹的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在地上,摔成了脑震荡——但是别说是脑震荡,就是摔死了,也不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只能以‘巧合’或‘天意’盖了过去,不会有人为此付法律责任。因为这些结婚时地恶搞风俗已经深入人心,这些都是结婚时必须要通过的课目。
对此,周围亲朋好友地脸色显得有些凝重起来,他们当然知道,这一关的难度有多大。新郎官即使不被摔成脑震荡,也得被折腾的遍体鳞伤。这种血腥的场面,大家可不是见过一次两次了,每次的新郎迎亲,其实都是一次近乎‘生与死’的考验。
{{{写到这里,有人不禁会说,保镖你太夸张了吧?结婚怎么还是‘生与死’的考验?呵呵,保镖只能向朋友们解释,这绝非夸大,农村或小县城里的结婚规则千奇百怪,各地的风俗也不一样,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