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间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卷上林的钟声 第一百零六章 我的……实验室(中)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编辑大人打电话来,我才知道封推了,我一直记得的日期是……明天。真是忙到无言了,这时候又要出门,晚上怎么的还是会挤时间再写一章的,只是时间会很晚很晚了。PS:接到长天兄电话之前,收到七十二短信,正估摸着这淫人是不是又群发骚扰,才发现是另一回事儿。特此推荐一本书叫虚拟战士,书号是1116784……刚才才看到封推上他压在我头上的……这个推荐和七十二有关,但不仅仅是有关于短信,因为我是实实在在一直在看这本书的,确信这书是很好看的……说来,那时候看到虚拟战士,好像是林海还是七十二推过?哈哈,又绕回来了。

    这段也不算字数,出门办事,我尽量早些回来,然后再写一章,疲惫说声,险些就这样过了封推的大日子,做人还真是失败到了某种程度,谢谢大家的体谅,从明天起,我就会回复正常了,事情已经忙的差不多了,可惜错过封推了,我的心怎么就这么痛咧?)

    用封余的理论来说,人体才是第一序列的机器,而无论机甲还是战舰,都只是人体的外延,那些冰冷的金属构件,复杂的线路芯片,恐怖的火力喷射,必须听从人类的指令,服从人类的指挥。

    就像驾驶汽车一样,无论汽车的速度有多快,但确定汽车方向的还是驾驶员的双手。

    从这个方向进行探究,便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人类的大脑活动与指令发出,怎样传递到各式机器之上?人类联邦发展了这么多年,从最早期的手动控制,到数据指令程式输入,再到半途而废的人体拟真器研究……这个很重要的环节,一直没有发生过革命性的变化。

    在联邦与帝国的战场上,在那些攀行于山野之中地机甲中。幽黑太空的巨型战舰中,人类依然在通过这几种方式,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冰冷的金属转换为强大的能量。

    以代表着联邦工程水平的系列机甲为例,一直都是采用地指触式光屏操作,机甲的操控。主要考较的是机师的判断能力与程序语句输入速度。当系列机甲进入五代之后,操作舱的左手下方,又多了辅助性的操作连杆。

    联邦科学家曾经尝试过,用敏感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布满机师的全身,直接捕捉机师的每一寸肌肤的细微动作,再将信号传递至机甲地中控电脑进行处理,最后变成成机甲的相应动作。这也就是已经成为古董的拟真器。

    拟真器计划夭折了,因为经过长时间地实验。专家们发现了几个永远无法攻克的难关。

    第一个便是数据采集的困难度,人类身躯构造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比最复杂的机器更为复杂。每一个人体动作相对应的变化。包涵了太多数据,肌肉双纤维的紧缩度,走向,血压,甚至是肌肤表面张力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要让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全部识别,并且成功地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哪怕在中控电脑强大计算能力地帮助下,准确率始终也停留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在惨烈的战场上。最需要精确与高速的机甲,如果只能保证这种程度的准确率,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废物。

    使用拟真器的第二个难关,发生实验型拟真器投入实用后。当时负责实验的机师都是军方的王牌机师,他们的动作无比准确,没有丝毫冗余,可以强悍地控制自己的每一丝肌肉地颤抖,从而将拟真器操控机甲的动作准确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可是真正进入实战演练之后。不到十分钟。所以地王牌机师都因为虚脱而昏迷。事后发现。使用拟真器控制机甲。一方面要保证动作地准确与精密。另一方面又要不停地进行动作。对人体地损耗实在是太大。这些机师一旦发动机甲。想让机甲完全模拟自己地动作。他们便必须让身体中地每一寸肌肤。每一块肌肉。都时刻处于随时调动地状态。

    这个问题在实验前。一直没有研究人员注意过。因为所有地人都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军方地王牌机师。可以承受极为恐怖地训练。对于这种消耗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实验结果证明。如果让一名机师跑十公里都没有问题。可如果让他坐在椅上。不停地收紧腿部肌肉。再放松。再收紧。却不曾真正地跑动。如此重复数十次之后。肌肉纤维里地乳酸堆积。会达到一种非常恐怖地程度。

    这种负荷。不是正常人能够承受地。

    在拟真器计划夭折之前。其实军方还秘密尝试过更为先进地操控方法。那便是捕捉机师地脑电波。然后通过电脑加以分析。用以直接控制机甲。

    可惜这个看似可行地计划。最终也以惨败而告终。因为学者们发现。他们再次低估了人类自身地复杂程度。尤其是脑部地复杂程度。人类大脑所释放出地脑电波信号太过紊杂。其中地有效信息片段。顶多只能占到百分之

    如果想要成功捕捉脑电波中地有效信息。则需要更大功率地脑电波滤集器。然而……在付出十几名机师死亡或白痴地代价后。这个计划再也没有继续下去地可能。

    许乐沉默地盯着监视光屏上不停回馈的数据,时不时在手边的白纸上记下一些关键的数值,时间已经悄无声息地流逝了几个小时,而模拟生物电流在型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